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东北远古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东北古族群进入中原,“不同程度地为中国历史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气,为中华民族族体之熔铸注入了新的血液,为缔造祖国的文明谱写了独特的篇章”。近代以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东北地区形成的一系列优秀精神以其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促使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埋头苦干,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意气风发搞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摘编自范恩实《新时期中国学界东北边疆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大连陆路以铁路连接物产丰富的东北腹地,海路则以大连港为节点, 联结华北、华东广大地区。在日本殖民统治期间,曾建起大批现代化工厂,并且作为太平洋战争 物资集散地,大连还大量存储了汽油、布匹、钢铁、化工等原料。日本投降后,大连由苏联进行 军事管制,不久便由中国共产党实际接管,很快恢复了秩序。解放战争爆发后,党中央十分重视 军队的后勤建设,决定利用大连原有的工业基础,建立军工生产基地。1947年7月1日,苏军   将“满洲”化学厂等6家工厂移交我方,与我方陆续建成的引信厂、弹药厂共同组建成“大连建新公司”,我党、我军历史上第一个大型现代化军工联合企业就这样诞生了。

——摘编自张艳《从大连建新工业公司的三份红色档案说起》

材料二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大连建新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大连军工工业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发展情况。以下是他们搜集到的部分资料。

序 号史料内容


“东北局军工部长何长工多次到建新公司,“每次去,都带大批物资,帮助他们 解决实际困难,鼓励职工们坚持自力更生,加紧生产。”

——何长工《何长工回忆录》



“日本技术工人获原为研制硬质合金作出贡献,被公司评为一等模范进行表彰。
高桥、藤村、伊藤荣在生产立功运动中立大功,在全市范围内对其进行通报嘉奖。”

——大连五二三厂档案室









“立功奖状”全文:“徐万里同志在建新公司生产立功运动中成绩优良,经评定 为小功一个,特给奖状以资纪念。”(时间1949年7月)














A

——林岗作品《群英会上的赵桂兰》

发表于1951年1月《人民日报》 (说明:1949年12月19日,大连建新厂女工赵桂兰为保护国家财产而被扎伤。 因此她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于1950年受到毛泽东的接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党、我军历史上第一个大型现代化军工联合企业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连军事工业发展的原因及其意义。
2024-05-14更新 | 126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联合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模是时代的缩影、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集体记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朝末年,闽南沿海经常遭到倭寇骚扰侵犯,军民奋起抵抗,涌现了很多民族英雄,俞大猷(15031580年)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俞大猷为彻底剿灭东南沿海倭寇,立下赫赫战功。虽然他经常被弹劾而遭到免官,还被人冒领军功,但他从来不计较,仍全力围剿倭寇,为国家大计、民族安危作出了巨大贡献,保护了沿海百姓的生命安全和生活安宁。东南沿海形势稳定下来后,朝廷遂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在俞大猷致仕时,朝廷颁赐牌匾,上书“昭代儒将”,逝世后朝廷追赠“左军都督”,谥号武襄。有关俞大猷抗击倭寇的故事也在闽南地区广为流传。

——摘编自戴冠青《英雄想象中的价值取向与生命追求》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后,城乡妇女广泛投入到国家建设中来。1950年,以梁军名字命名的新中国第一支女子拖拉机队成立,纵情驰骋在北大荒的原野上。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们研究出了多种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在异常艰苦的环境里开垦出了22500亩土地。梁军光荣地出席全国第一届工农兵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大会。1959年,梁军驾驶新中国建造的第一台拖拉机的英姿被永久地定格在第三套人民币的一元纸币上,成为几代中国人共同的记忆。

——摘编自朱宝辉《绽放在拖拉机上的铿锵玫瑰》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俞大猷在当时备受推崇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军”们大量涌现的背景及其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
2023-11-2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美术工作者“作为革命事业的战斗员之一”,必须无条件地深入到工厂、农村、兵营,“从新的社会生活中选取典型性的事件和人物”,作为新作品的主题。自从毛泽东发表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来,“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一直成为我国革命文艺工作者所拥护、所遵循而为之奋斗的坚定不移的方向”。从1961年起,中国经济步入五年调整期。在崇尚英雄和典型模范的时代,钢铁形象的隐退和工人模范形象的缺席,急需新的形象给予填补以带动经济发展。1964年1月,文化部慰问演出团来到大庆,中央美术学院教师马常利被分配在王进喜钻井队下属的一个钻井分队, 他与钻井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并被钻井工人的艰苦生活和火热的生产场景深深震撼。回到北京后,他根据收集的大量素材,创作了第一张表现大庆石油工人形象的油画作品—《大庆人》。


从艺术上看,大庆石油工人形象是对中国工人阶级形象的成功塑造,是新中国美术史中很重要的一页。其作为新中国建设题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用新的视觉形象开启了又一轮图绘工业建设的热潮。

——摘编自武杰山《毛泽东时代美术中大庆石油工人形象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常利的油画《大庆人》创作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常利的油画作品《大庆人》的价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钱学森,中国现代科学家。留学美国并在近代力学奠基人卡门指导下从事火箭研究工作。回国后,他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性质,取名为“物理力学”,编写专著《物理力学讲义》并组织力量开展研究。他在力学的许多领域作出开创性贡献。在空气动力学方面,提出了跨声速流动相似律,并与卡门一起,最早提出高超声速流的概念,为飞机在早期克服热障、声障,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火箭和喷气推进方面,他提出并实现了用火箭作助推器,缩短飞机的起飞跑道,并为长程火箭推进做了一系列开创工作。1958年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为我军的科技事业发展作了大量工作。因此,他不但是力学专家,火箭专家,而且是许多交叉学科和横断性学科的倡导者,并对科学体系、科学方法论等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19999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摘编自《永远的怀念-钱学森先生诞辰110周年》


(1)根据材料,概括钱学森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钱学森取得科学成就的原因。
2022-04-2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