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2021年,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被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1960年,面对国家建设急需石油的燃眉之急,王进喜带领工人们在诞生不久的大庆油田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艰苦卓绝的石油大会战。王进喜的铁人精神
A.对社会主义“一化三改造”起了积极作用B.推动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时期
C.激发了全国人民社会主义建设热情D.是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
2 . 下图为2013年发行的《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五十周年》纪念邮票,邮票传达了
A.科学精神B.创新精神C.奉献精神D.改革精神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5年聂荣臻抱病到重庆等地的军工厂调查,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国防科技的落后。1956年,聂荣臻提出了《关于建立中国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疾呼发展尖端国防科技,这一意见得到中央领导支持。同年,他亲自参与领导制定了国防科技建设的十二年规划纲要草案。不久,聂荣臻受命领导研制“两弹一星”,他积极组建研究机构、试验基地和国防科技高等院校。60年代初,苏联单方面停止援助,国防尖端项目陷入“下马”危机,聂荣臻顶住压力坚决反对“两弹”下马。他提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实行行政和技术“两个系统、两条指挥线”,强调科学家的事交给科学家去办。他还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多次组织钱学森等老专家为大学生和技术骨干上课。经过几年艰苦努力,我国在国防科技建设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摘编自周萌《聂荣臻与新中国国防科技建设》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聂荣臻为新中国国防科技建设所作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聂荣臻在领导我国国防科技建设中所体现的精神。
4 . 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华通讯社建社90周年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一向重视宣传工作。随着中国工农红军的建立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急需冲破国民党的封锁,把党和红军的消息传播出去。同时,由于在反“围剿”斗争中缴获了国民党军的无线电台,为通讯社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随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红色中华通讯社(即新华社前身)应运而生。     

——《新华通讯社史》第1卷


(1)依据材料一,概述红色中华通讯社成立的背景。

材料二   90年来,新华社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记录时代精神,传播中国声音



(2)分别指出上述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其中一张图片,谈谈你对新华社“反映人民心声”的理解。

材料三 《新华通讯社90年90篇精品选》以时间为脉络,收录了不同历史时期采写的新闻作品。以下是部分目录

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
《工农群众踊跃加入红军》《伟大的战士雷锋》《记者来信:实行“大包干” 农业大增产》
《狂欢之夜——延安市人民庆祝日寇投降举行火炬游行速写》《大庆精神大庆人》《“谷底”震荡——徐州市转变企业内部机制改革记》
《沸腾了的北平城——记人民解放军的北平入城式》《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砥柱人间是此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纪实》
(3)任选其中一个历史时期,结合所学,阐释此时期所列作品入选的理由。
2022-01-14更新 | 267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我国涌现出无数英雄模范人物,如“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等。他们身上展现出了
A.艰苦创业的时代风貌B.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C.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D.执政为民的公仆情怀
6 . 下表是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该表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王进喜(1923—1970)参加石油大会战,被誉为“铁人”
雷锋(1940—1962)甘当“螺丝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邓稼先(1924—1986)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两弹元勋”
A.劳模精神B.抗战精神C.革命精神D.改革精神
7 . “中国精神”主要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下列表中选项内容作为“中国精神”的组成部分,与地图中其发源地的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A.西柏坡精神——①B.延安精神——②C.铁人精神——③D.长征精神——④
8 . 如图为千公斤超级稻攻关计划的概述图。为该攻关计划奠定技术基础并制定技术路线做出最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李四光B.袁隆平C.华罗庚D.邓稼先
9 . “中国精神”主要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下列表中选项内容作为“中国精神”的组成部分,与地图中其发源地的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A.AB.BC.CD.D
10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共和国的光辉历史上,各条战线涌现出劳动模范人物。他们在不同发展阶段,始终走在社会主义建设最前列,以忘我的献身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劳动者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拼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行业分布代表人物
50年代50年代的劳模群体由工农兵三部分构成,工人模范的比重逐渐加大,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劳模群体中的中流砥柱。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被誉为铁人的王进喜等。
80年代和90年代企业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知识分子劳模数量日益增多,各类人才纷纷加入劳模队伍。数学家陈景润、核物理学家于敏和企业家滕增寿等。
21世纪以来知识型、科技型、创新型人才越来越多,进城务工人员以及民营企业家出现在劳模名单中。民营企业家吴金焕、农民工任晓云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史实,以“时代与劳模”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