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彭德怀(18981974杨根思(19221950
1922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出生于江苏泰兴一贫苦农民家庭。
1942向华北抗日军、政、民提出实行精兵、简政、增加生产三项号召。指挥对日军反“扫荡”作战。参加浙西抗日根据地的自卫反击作战,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报告军事斗争形势。指挥青化砭等战役,基本上改变了陕北敌我形势。在鲁南战役中再建战功,被授予“华东一级战斗英雄”光荣称号。
1950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率领一个排坚守小高岭阵地,战至剩下其一人,抱起炸药包,冲入敌群,壮烈牺牲。
1952应邀赴苏与金日成、斯大林商谈关于朝鲜停战谈判问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
1953题词赞誉杨根思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志愿军的模范指挥员”。杨根思烈士墓从安东迁往沈阳,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摘编自丁新约《中国共产党英烈志》等


围绕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4-02-0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叶企孙是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他被史学家誉为“中国现代科技大厦”的设计师,“两弹一星”的“育种者”。历史之所以给予叶企孙如此高的评价,不仅因为他开拓推动了我国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还因为他高超的育才艺术,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科技精英,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崛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258月,叶企孙到清华执教,在此后的教学生涯中,无论是遭遇困顿,还是蒙冤入狱,他始终秉持科技救国的信念,呕心沥血培育科技人才。他始终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和浓烈的爱国情怀,教育引导学生把追求真理与家国情怀、民族兴衰紧密结合起来,勇于做民族脊梁、国家栋梁。1929年清华开办研究院,叶企孙任理学院院长,他任贤用能,四处招揽人才,在叶企孙杰出的学识才华、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求贤若渴的精神的吸引感召下,国内外众多的科学家纷至沓来,汇集在他周围,从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科研教学力量。不但大大提升了我国物理学界的研究水平,还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物理学领域的青年才俊,从而为新中国尖端国防武器的研制奠定了人才基础。

——摘编自陈东伟《叶企孙的育才之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叶企孙的主要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们应向叶企孙学习哪些精神。
2024-02-05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三大联考(1月)历史试题
23-24高一上·湖南益阳·期末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劳模评选从1950年延续至今已有73年的历史,期间共召开过 15次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新中国成立初期,劳模评选主要是结合劳动竞赛结果而定,主要内容是忠于职守、努力工作、踏实肯干等,以“万能工具胎研制者”王崇伦为主要代表的劳动模范为全国人民树立了先进榜样。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生产力”是劳模评选的重要依据,“铁人”王进喜就是20世纪60年代劳动模范的代表人物。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号召下,劳模评选主要以经济贡献和创新创造为标准,以“两弹元勋”邓稼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代表的新一代劳模充分发挥自身智力与潜能,认真钻研,勇攀时代高峰。进入21世纪,中国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科技创新、民族振兴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劳模群体的形象相应地转向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评价标准更加多元,有宇航员杨利伟、为国争光的体育明星姚明,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产生的网络工程师贾磊,有拯救国家人民健康于危难之际的功勋模范人物钟南山、陈薇等。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劳动模范的评选过程“始终直面时代和社会关切”,为时代变迁注入生机活力,绘成一幅“劳动创造美”的生动图卷。

——摘编自王霂凡、赵冰《“变”与“不变”: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模范的变迁发展逻辑》


根据材料,运用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提取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1-28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来保钢帅——解放列车
这是1958年“大跃进”中行驶在东长安街的汽车列车。正面标语是“解放列车保钢帅”
侧面标语是“钢铁元帅请升帐!”车上装着满满的正是炼铁的焦炭

来北京学制瓷——阿尔巴利亚工人
阿尔巴利亚曾经派来一批工人在北京市大华陶瓷厂学习制瓷技术。1957418日摄

送货上门的售货员—刘春年
刘春年,全国劳动模范,北京米市大街副食品商店的工作人员。20世纪60年代初,为了方便群众购物,刘春年用改装的三轮售货车送货上门,油盐酱醋、火柴肥皂一应俱全

赤脚医生——陈玉荣
“赤脚医生”这个词在1968年第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随之流行。南方水田多,农民赤脚,为了贴近农民,有些卫生员也赤脚,故称“赤脚医生”。“赤脚医生”大量采用中草药和针灸疗法,一度扭转了中医在20世纪日渐衰微的社会影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见证者——申纪兰
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积极维护新中国妇女劳动权利,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改革开放后,积极推动老区经济建设,为老区人民脱贫攻坚作出巨大贡献。2019年获得“共和国勋章”。左图为2012年记者采访申纪兰

——摘编自贺家宝、郝致柔《见证:老报人镜头下的中国进步史》等

如表集中了共和国成长的几个瞬间,围绕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瞬间,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逻辑清晰)
2024-05-1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大连陆路以铁路连接物产丰富的东北腹地,海路则以大连港为节点, 联结华北、华东广大地区。在日本殖民统治期间,曾建起大批现代化工厂,并且作为太平洋战争 物资集散地,大连还大量存储了汽油、布匹、钢铁、化工等原料。日本投降后,大连由苏联进行 军事管制,不久便由中国共产党实际接管,很快恢复了秩序。解放战争爆发后,党中央十分重视 军队的后勤建设,决定利用大连原有的工业基础,建立军工生产基地。1947年7月1日,苏军   将“满洲”化学厂等6家工厂移交我方,与我方陆续建成的引信厂、弹药厂共同组建成“大连建新公司”,我党、我军历史上第一个大型现代化军工联合企业就这样诞生了。

——摘编自张艳《从大连建新工业公司的三份红色档案说起》

材料二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大连建新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大连军工工业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发展情况。以下是他们搜集到的部分资料。

序 号史料内容


“东北局军工部长何长工多次到建新公司,“每次去,都带大批物资,帮助他们 解决实际困难,鼓励职工们坚持自力更生,加紧生产。”

——何长工《何长工回忆录》



“日本技术工人获原为研制硬质合金作出贡献,被公司评为一等模范进行表彰。
高桥、藤村、伊藤荣在生产立功运动中立大功,在全市范围内对其进行通报嘉奖。”

——大连五二三厂档案室









“立功奖状”全文:“徐万里同志在建新公司生产立功运动中成绩优良,经评定 为小功一个,特给奖状以资纪念。”(时间1949年7月)














A

——林岗作品《群英会上的赵桂兰》

发表于1951年1月《人民日报》 (说明:1949年12月19日,大连建新厂女工赵桂兰为保护国家财产而被扎伤。 因此她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于1950年受到毛泽东的接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党、我军历史上第一个大型现代化军工联合企业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连军事工业发展的原因及其意义。
2024-05-14更新 | 12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物

语录

王进喜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邓稼先

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焦裕禄

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新时期,均根据不同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不断推动民族精神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进步与升华,培育出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精神、社会主义建设创业精神和新时期改革创新精神为代表的新民族精神。

——摘编自俞祖华《民族精神提振与中华民族复兴》

根据三位模范人物语录事迹,并结合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相关史实,评析材料二的观点。
2024-05-0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人翁:新中国成立初期识字课本中的工人形象建构。1950年,在全国战斗英雄和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上,毛泽东称赞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这一时期的工人识字课本记载了许多工人争做模范的故事,号召和鼓励努力生产,向劳动英雄、生产英雄和模范学习。

识字课本中的工人模范

课本

课文题目

模范人物

成长故事

《识字课本》

《创造新记录》

赵国有

创造新纪录的生产英雄,被提拨到中华全国总工会,担任生产部副部长。

《职工识字课本》

《孟泰仓库》

孟泰

鞍山市特等劳动模范,1954年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识字课本》

《劳动英雄刘英源在“七一”大会上的讲话》

刘英源

曾在外国人创办的工厂过着受压迫的生活。新中国建立后积极参加生产,改进生产方法,被评为劳动英雄,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提拨为厂长,当选全国第六次劳动大会代表。

《工人识字课本》

《给奖大会》

17个妇女等模范人物

从名字都没有,被欺凌、被压迫的妇女成为特等模范人物。

——摘编自熊秋良《主人翁:新中国成立初期识字课本中的工人形象建构》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新中国工人主人翁形象的构建”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浏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6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中国石油资源的远景,20世纪50年代以前,不少地质学家抱有悲观看法。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克威尔德写文章说,中国是贫油国家,李四光从构造地质角度出发,认为我国石油勘探远景最大的区域有:青、康、滇、缅大地槽;阿拉善—陕北盆地;东北—华北的平原地区,这极大鼓舞了石油战线的广大工作者。19551月,地质部召开第一次全国石油普查工作会议,决定组成新疆、柴达木、鄂尔多斯、四川、华北5个石油普查大队。19561月,地质部召开第二次全国石油普查工作会议,决定当年将派93个地质队,430多名地质人员奔赴12个地区进行普查和细测。19583月,四川南充等地,相继出油。石油工业部和地质部共同发出“三年攻下松辽”的战斗号召。地质部从四川、青海、陕甘宁调集队伍,加强松辽找油工作。同年秋,发现了大同镇“长垣”构造,出油后改为大庆长垣。之后,又在华北、中原、汉江、广东等地相继发现大批油田。

——摘编自《李四光——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奠基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开展全国石油普查工作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开展全国石油普查工作的意义。
2024-04-16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寸赤心惟报国

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21人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的经历。钱学森为了回国,书籍和笔记本被没收,自己也被软禁数年;郭永怀在回国前当着众人的面,将十多年积累的未发表书稿统统付之一炬;姚桐斌、郭永怀、邓稼先等人回国后英年早逝,为祖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

杨承宗,新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从法国归来后住进了当时还属于郊外的中关村,一家老小挤在木凳、床板搭就的“铺板床”上睡觉,入不敷出的生活从没有消磨他的精神。

王淦昌,中国核科学奠基人之一。他有一句话,是在接受隐姓埋名进行研究任务时说的:“我愿以身许国!”从1961年到1978年,王淦昌改名“玉京”,中断与外界的联系整整17年。

徐光宪,化学家,195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他创建的稀土分离理论和技术,使我国实现从稀土“资源大国”到“生产大国”的飞跃,提高了我国稀土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他是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师昌绪,材料科学家,回国前受聘于麻省理工学院。1955年,他冲破阻碍回到祖国,成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在鞍钢工作组的负责人,此后,他主持研制出多项国家急需的战略材料及部件。师昌绪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摘编自2022年《科技日报》

结合材料,以“时代·精神”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7日内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以一九六六年同一九五六年相比,棉纱、原煤、发电量、原油、钢和机械设备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有巨大的增长。一批新兴的工业部门建设了起来。工业布局有了改善……科学技术工作也有比较突出的成果。党在这十年中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摘编自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二

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代表主要事迹
孟泰新中国成立后,孟泰带领群众捡得成千上万个零件,回收各种废旧钢铁物资,建立闻名中国的“孟泰仓库”。一五计划开始后,他带领工友们对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完成了60多次重大技术革新。
王进喜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1960午,王进喜率领钻井队参加大庆石油大会战。在重重困难面前,全队以“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出色完成了石油会战,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工业、科技方面的成就,并指出其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建设中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代表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2024-03-3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叶集皖西当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