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70年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初,体育作为“外交先行官”成为中国沟通世界的桥梁。1954年,中国政府派出128人的体育代表团,参加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办的第十二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参赛期间,中国与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民主德国、南斯拉夫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进行了广泛交流,在体操、游泳、田径、足球、排球等项目培育方面获得充分经验。在亚洲,中国开启了与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越南、柬埔寨等国的体育交流,向部分国家派出了援外体育教练队伍并援建了体育设施。

——摘编自陈金山等《新中国体育事业七十年》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外交的发展历程

时期主要内容
奥运外交时期
19791989年)
重返国际奥委会,建设体育强国和“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的体育,开始以“量体裁衣”的方式实施对外体育援助。
“主场赛事”立体化外交时期
19902008年)
优先发展竞技体育,促进国际交往;参与或主办国际体育赛事。
公共外交时期
20092012年)
打造新型大国体育外交;打造中国特色的形象型体育外交;扩大民间体育外交。
“全面引领”时期
2012年至今)
打造中国特色体育外交新理念与新方式;创建体育式国家合作模式;构建体育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刘桂海等《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体育外交:历程、经验与理论反思——基于“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三重视角的考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后体育外交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改革开放后任一时段,概括该时段体育外交的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是关于中美贸易史的部分重大事件


材料二   中美建交以来双边贸易趋势图


——以上材料摘编自洪俊杰、杨志浩《从历史看中美贸易摩擦》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近代各国列强侵华的过程中其在华经济地位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1974年美国“贸易改革法”出台的历史背景;指出中美建交以来的双边贸易基本趋势,并据此评析中美双边贸易关系。
2020-06-29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6月模拟历史试题
3 . 下面所列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的三项史实,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主题是(     
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中日邦交正常化
A.新中国初期外交B.外交关系的突破C.新世纪外交成就D.新型区域合作
2024-01-0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在整理归纳中国近现代外交关系史时,某生粗略地绘制了一个两国关系发展趋势图,该生试图揭示的是
A.中英关系趋势B.中美关系趋势
C.中苏关系趋势D.中日关系趋势
2020-09-01更新 | 215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面所列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的三项史实,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主题是
A.新中国初期外交
B.外交关系的突破
C.新世纪外交成就
D.新型区域合作
6 . 中美分别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不仅对中美两国,还对世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日本崛起成为美国经济的竞争者。在国内,自由派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商界人士强烈渴望开展对华贸易……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让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容易地遏制苏联。在这样一种“新颖”的外交格局中,美国将独占鳌头,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

材料二   在尼克松访华前不久,1971年10月15日,中国就加入了联合国,这表明了追求和解引起的反响。美国赞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反对任何国家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的态度,即使不是消除,至少也是限制了苏联进攻中国的可能性……中美和解使北京得以购买美国的飞机、科学仪器等中国现代化所急需的东西。学者、记者、运动员、科学家和官员的交流,方便了观念和知识的相互流动,改变了22年互不往来的状态。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尼克松政府主动改善与中国关系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因素。
7 . 外交是国家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风云变幻的国际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

条约影响
《南京条约》“中国处于命令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A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中国面临被“瓜分”的民族危机。
B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謇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

——摘编自《中国现代史》

材料三   1960年,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谊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福斯特·杜勒斯(1954年美国国务卿)拒鲍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摘编自《尼克松传》


(1)在材料一中A、B处分别填入相应的条约名称。并指出这些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声音”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美关系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该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王朝的对外政策,服从于以德抚远的政治目标,希望建构一个以中国古代王朝为中心,具有共同道义和文化基础的稳定的国际体系。汉代外交临西海而望大秦,使节出使各国,远人宾服。唐代时,要求选派的对外使节,到彼宜阐扬经典,使知大国儒教之盛,都城长安各国使节云集。明初,朝廷四处宣谕,有贡必封。清初,顺治曾诏谕:南海诸国,有能倾心向化、称臣入贡者,与朝鲜一体优待。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成功经验来看,建构东亚世界更主要是依靠先进的制度、法律、文化和技术,使得周邻国家受到吸引而自愿输入移植。中国古代王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点是和平的文化影响,而非武力的征服和领土的扩张;是国际体系的领导者和维护者,而非统治者和掠夺者。

——摘编自韩舁《中国古代的外交实践及其基本原则》

材料二   随着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以及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中国对国际社会的融入更多地表现出中国式的积极主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通过对与不同国家外交关系进行的重新组合,以及由此展开的中国全方位的外交布局来推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在外交目标上,更注重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在外交策略上,更强调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在外交价值立场上,更明确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

——摘编自刘骞《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新时代意涵》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外交所体现的思想。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当代外交与中国古代外交的不同,并分析当代中国外交的意义。
9 . 【新中国外交】

材料一


材料二   自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外交发生深刻变革并取得伟大成就。这40多年,中国同世界体系与秩序的关系,经历了由对立者、挑战者、革命者到跟进者、参与者、贡献者的重大变化。中国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总体布局:中国率先把建立伙伴关系确定为国家间交往的指导原则,为国与国交往开辟了新路径;中国创造性地提出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为不确定性增多的世界指明了新方向。

——摘编自中国青年网《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外交的变革与成就》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59~1979年中国外交形势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变化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
10 . 新中国外交。

材料一   1949年年初开始,英美围绕承认新中国问题进行了反复的磋商。美国不断向英国施加压力,要英国在承认政策上和美国保持一致,不要做出“不成熟的”“匆忙的”承认决定。英国则反复强调,它在中国有大量的实际经济利益需要保持,不得不采取和美国不同的做法。至于促进中苏分裂问题,英国认为,保持西方在华影响是阻止中国进一步倒向苏联阵营的最好办法。随着中国革命日益接近全国胜利,英国越来越倾向于承认新中国以维护其在华利益,英美在承认问题上的分歧也越来越明显。最后,英国终于不顾美国的压力,做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并不建交的决定。

——摘编自翟强《新中国成立初期英国对华政策(1949-1954)》

材料二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与新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单位:个)

地区六十年代七十年代
亚洲ll3
欧洲114
非洲1419
美洲l13
大洋洲5
合计1764

——摘编自宋恩繁、黎家松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大事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前后美英对华外交政策存在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外交的特征。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的对外政策。
2022-01-27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1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