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7 道试题
2 . “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制定这一政策的出发点是
A.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实际B.中国长期落后的现实局面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示范D.人们迫切脱贫致富的愿望
3 . 阅读“某生产队粮食产量、分配收入等情况对比表”。导致表格中数据变化的根源在于(     )
时间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分配收入交售粮食
1976年35000斤230斤32元
1979年132300斤800斤200多元30000斤

A.农业生产技术改进B.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4 . 促成下表中我国粮食产量及农民收入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年份粮食总产值净增量年均粮食增长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增长率
1978-19841025.4亿公斤495亿公斤14.55%

A.人民公社体制继续发挥作用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5 . 下表反映了各种所有制企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对此分析不正确的(  )。
时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年76%24%
1980年02%48%
1998年2
1%
3
9%
1
5%
1
5%

A.私营经济形式所占比重逐渐上升
B.由单一公有制过渡到多种所有制
C.外资企业增长速度最为快速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效
6 . 下表是1978~2006年我国三大产业GDP变化的比较表(%)。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年份GDP相对构成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7828.2047.923.9
199519.947.232.9
200611.748.939.4
A.第二产业增长比例最快
B.十四大前后,第一产业逐渐衰落
C.三大产业比例严重失调
D.改革开放是推动三大产业变化的重要因素
2014-01-11更新 | 791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第四单元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