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中国共产党80年大事记•1983年》指出:要按照我国的国情,逐步实现农业的经济结构改革、体制改革和技术改革,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农业发展道路。当时农业的“体制改革”是指(   
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实现农村土地所有制改革
C.实行政企分开的改革D.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 数据显示,20世纪8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的崛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1978年乡镇企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不到1/4,而到1987年则首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当年乡镇企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达52.4%。这说明
A.农村工业化实现B.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C.农村全面迈入小康D.农村改革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3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开来,到1983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近8%,农民收入明显增加。这在根本上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A.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B.充分体现计划经济的优越性
C.推动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D.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2021-03-03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1978年安徽凤阳某校开展了“我与时代”的征文活动,记述自己家庭当年的变化状况。学生可能记录的内容是
A.文化大革命时期停学停产B.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普及到家
C.父母二人到深圳特区打工D.父母讨论是否参加包产到户
2021-01-1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年,新中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根据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国家规定计划的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中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并以此为中心,进行财政、信贷、市场三大平衡和安排人民生活。在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的努力下,“一五”计划顺利实施,到1957年年底,“一五”计划的主要指标大都大幅度地超额完成。

——摘编自朱君奇《从计划经济的“兴、变、衰”看中国经济体制变迁》

材料二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农村,改革的起点是从否定“一大二公”的公社体制开始,把低效率的集体公有、统一经营、统一生产、统购、统销体制,改革为以家庭为市场经营主体,实行“上交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体制。据统计(以不变价格计算),1978~1984年农业总产出增长率和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2.12%和7.15%,是历史上农业增长最快的时期。从1983年到1988年的五年间,乡镇企业总产值由1016亿元增长到6495亿元,年平均递增44.9%。

——摘编自陈宗胜等《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制定“一五”计划的背景,并指出新中国“一五”计划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78~1988年中国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6 . 2018年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18年新年贺词。在新年贺词中,有这么一句话激励着每一个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古往今来,为实现国家的富强,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无数志士仁人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元初,四方丰捻(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

——《开元纪事》

材料二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也促使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下图中,手枪上有两行字:“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走上了民族独立的新纪元。

材料五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进行的经济改革,不仅提高了公民总体的物质生活水平,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流动性。中国发展了一种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挑战美国经济主导地位,并且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民主的国家发展模式。

——(美)弗兰克·萨克雷·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1900至反恐战争》


(1)古代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曾有过灿烂辉煌的时代,材料一可以用于研究历史上哪个朝代哪位皇帝在位时期的政绩?
(2)“在炮口的逼迫下”,近代中国进入了怎样的社会?
(3)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年月日)
(5)材料五中,“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进行的经济改革”的总设计师是谁?在农村实行的主要改革措施是什么?
(6)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历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020-10-1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初升高衔接考试历史试题
7 . 学习历史需要将历史概念用层次化的方法组织起来,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层次结构一致的是
A.中国近代化——洋务运动——发昌机器厂
B.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全民族抗战——九一八事变
D.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2020-10-1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初升高衔接考试历史试题
8 . 2015年7月15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同志因病逝世于北京。凤阳小岗村村民送来挽联“想吃米,找万里;小岗人,怀念您”“万书记,你让父辈吃饱了饭”。小岗人这么深情悼念他,是因为他曾以非凡的胆识支持的农村改革
A.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向私有的转变B.让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
C.完全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D.使农民获得了生产与分配的自主权
2020-08-20更新 | 179次组卷 | 21卷引用: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德国学者韩博天说:“中国政府经常运用一种‘试点’的方法,即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成功的地方经验会被吸收到中央的政策中,继而在全国推广。”这种方法的运用体现在
①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020-08-07更新 | 70次组卷 | 25卷引用:辽宁省海城市同泽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