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为1983年和1988年我国乡镇企业的部分数据统计。由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1983年1988年
乡镇企业总产值1016亿元6495亿元
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24.3%58.1%
乡镇企业职工人数3234万人9545万人
乡镇企业取工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比重9.3%23.8%

①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②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
③国民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升级   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2022-12-0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人口普查数据浓缩社会发展状况,也反映社会发展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如表为19822010年中国各主要职业群体结构变化统计表(单位:%)。

序号职业1982199020002010
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1.561.751.671.77
2专业技术人员5.075.315.706.84
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1.301.743.104.32
4商业、服务业人员4.015.419.1816.17
5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71.9870.5864.4648.13
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15.9915.1615.8322.49
7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0.090.040.070.10
总计100100100100

——据全国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汇总数据计算

(1)根据材料指出1982—2010年中国各主要职业群体结构变化呈现出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成因。
(2)根据材料,概括说明1982—2010年中国各主要职业群体结构变化反映出中国社会发展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
2024-05-14更新 | 208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辽宁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3 . 下面为1978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变化图。图中两组数据的变化反映了我国
A.改革开放政策成效显著B.城乡一体化建设逐步实现
C.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D.农村农业人口的日趋减少
4 . 下表是“中国1957年和1978年的三农数据比对表”。据此可知,这20年间我国
年份农业劳动者
总数(人)
农村人口
占全国比重
农业总产值
指数
农业机械
总动力指数
农作物播种
面积指数
1957年19310万84.6%100100100
1978年29426万82.1%184958095.45
A.农业现代化进程基本停滞B.城镇化推动了农村发展
C.农村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D.农业剩余人口问题严重
2021-12-20更新 | 103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是新中国农业发展的部分数据。这反映出
1950年代1978年
机耕面积1958年,351万公顷,占耕地面积3.3%4067万公顷,占耕地面积41%
机电灌溉面积1952年,占耕地面积1.6%占耕地面积55.4%
农村小型水电站1958年,98个水电站,农村用电0.5亿度82387个水电站,农村用电量253.1亿度
A.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成就突出B.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C.农业经济结构实现了协调发展D.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生产力进步
6 . 数据显示,20世纪8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的崛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1978年乡镇企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不到1/4,而到1987年则首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当年乡镇企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达52.4%。这说明
A.农村工业化实现B.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C.农村全面迈入小康D.农村改革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7 . 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不断调整国家治理的政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分别是1951年、1961年中国对外贸易额占比统计示意图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我国粮食总产量自2015年以来,连续7年超过6.5亿吨,2021年粮食总产量更是创历史新高,达6.8285亿吨。其中,谷物总产量6.3亿吨,超过美国谷物产量约1.5亿吨,约是印度谷物总产量的2倍,标志着我国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的强大基础已经形成。

——摘编《光明日报》2022510日第5版。

(1)依据材料一,指出1961年中国贸易伙伴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解决“三农”问题的两项措施名称,分析“我国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的强大基础已经形成”的成功经验
8 . 下图是1981—1989年我国某地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情况统计。该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B.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
C.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D.异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推动
9 . 规律提炼阅读下列材料,并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基本技能,完成下面主题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的探究任务。

材料一   【年代尺示意图——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历程】


材料二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同时期,我国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三   【知识结构示意图——系统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知识】

材料四   【分析数据——解释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历史现象】



(1)根据材料一“年代尺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写出“千古巨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获得新生”的历史事件。(注意回答影响类的题目的规律总结)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哪一行业?材料二中“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注意回答实质类的题目的规律总结)
(3)依据材料三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补充填写①②的历史事件。
(4)根据材料四中图一、图二的数据变化,分别体现了1978年以来中国的什么政策的尝试?指出图三中1992年以来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注意“主要推动因素”至少回答两条)
10 . 下表为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增长率(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该表反映出
区域收入消费水平
农村17.6%(家庭收入)8.9%
城市8.0%(职工货币工资)4.5%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B.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城市
C.废除农业税增加了农民收入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展缓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