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是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晴雨表。下表数据反映了新中国某一历史阶段农产品商品化的变化情况(单位:%)。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年份粮食商品率农副产品商品率
197820%49%
198330%55%
A.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改变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D.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023-02-18更新 | 101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民谣:“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着灯”。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经营和分配方式变化B.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C.农村生产工具的改变D.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3 . 改革开放之初,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之为“两权分离”。 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格局。 这一变化(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当时适应了中国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农民获得了对土地的所有权,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出现根本性变革
D.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展现农村的活力
2020-09-03更新 | 238次组卷 | 18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
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B.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
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2019-06-13更新 | 243次组卷 | 36卷引用:贵州省铜仁伟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9年前,“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到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017-08-06更新 | 574次组卷 | 27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6 . 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增加农民收入
B.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C.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D.农业是关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2016-12-12更新 | 1321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7届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