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64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我国云南省农业生产和森林覆盖率情况。这说明云南省(     

人均农业生产总值

人均粮食生产

森林覆盖率

1956年

100元

727斤

50%以上

1976年

100元(按不变价格)

575斤

24.9%

A.农村改革势在必行B.农业管理水平落后
C.必须调整产业结构D.农业处于全国后列
2022-08-04更新 | 854次组卷 | 10卷引用: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练测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数据来源: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农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农业税为国家建设及经济运行提供了基本的保障。1958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全国农业税趋于统一。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农业税的税收收入在逐年上升,但其占税收总额的比重却逐年下降,到2002年农业税只占国家税收总额的2.6%。200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废除《条例》,至此农业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为了确保取消农业税后农民负担不会反弹,我国又实施了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减轻农民在教育费用上的过重负担,以及推行合作医疗和社会保险及增加对农村的补贴等措施。

——摘编自叶青、袁昭颖《中国农业税的演变、终结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78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变化的主要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段城乡居民的收入之比下降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我国取消农业税的意义及其对税制改革的启示。
3 . 有学者把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实施的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三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结合所学,推知与这三个步骤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A.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
B.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
C.土地革命、解放战争、改革开放
D.解放战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4 . 上世纪80年代,“合资企业”“包产到户”“转换机制”“个体户”“下海”等成为时代“流行语”。这些“流行语”折射的时代特色是(     
A.现代企业制度持续推进B.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C.中国逐渐融入世界市场D.经济体制改革获得突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49-1978年,中国共产党逐步建立起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体制。而2006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这一变化有利于(     
A.完善城市产业结构B.初步改善工业落后局面
C.深化经济体制改革D.提出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2022-10-27更新 | 42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86年,有西方记者评价中国农民企业家“几乎没有任何商业方面的经验”“不知道如何管理一家工厂,不知道如何做财务报表,也不知道怎样才能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然而,他们的企业却蓬勃发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C.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任务的完成D.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023-04-06更新 | 404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79年,广东农民陈志雄承包了生产队的鱼塘,获利后他雇工扩大经营规模,这一做法因违背上级文件而引发众多争议。后来《南方日报》发文肯定了这位生产能手。上述现象反映了(     
A.改革初期政策的不断调整B.经济建设在全面探索中曲折发展
C.人民群众实践中的创造性D.改革实践推动思想解放逐步深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农村中有些生产队、生产大队乃至公社根据当地群众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在过去集体经济基础上继续实行集体经营,加以必要的改进和改革,探索走向“高水平的集体化”。这反映出当时(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效有限B.农村集体经济逐渐发展壮大
C.个体农耕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D.农村因地制宜探索发展道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80年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的比重由1978年的27.8%上升为30.8%;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的比重由1978年的43.1%上升到47.2%。由此可知,1980年我国(     
A.国有企业改革面临严峻困难B.重工业占比已略低于农业占比
C.城乡人民生活明显得到改善D.农村经济改革刺激了工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83年以后,农村改革就成了明星,大家都拥抱农村改革。为什么?效果出来了:农民解决温饱问题了,市场繁荣了,城市老百姓的餐桌上也丰富了,国家征购解决了。这提高了农村改革信誉,提高了整个改革的信誉,提高了改革的信心。这说明(     
A.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商品供需矛盾B.经济建设重在坚持人民自力更生原则
C.农村经济改革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D.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拉动农村经济发展
2023-01-05更新 | 364次组卷 | 1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