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应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土地改革取得圆满成功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偶然与必然我当时的决心就是,管它倒霉不倒霉……只要大家能吃饱饭就行,哪怕能吃一顿饱饭,拉去杀头也就满意了。

—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严俊昌

1978年12月22日通过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上还有“人民公社要坚决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稳定不变”字样,而这18个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农民,偷偷摸摸想走得更远。

材料二昨天与今天

上海在鸦片战争前是清朝一千三百多个县中的一个普通县城,1843年被辟为通商口岸。据《上海县续志》记载,光绪年间,“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竟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1990年4月,中央政府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此后,浦东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成为世界瞩目的“东方明珠”。

材料三发展与包容农民工外商中国现代化上海的先机与气度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小岗村搞“包产到户”是偶然还是必然。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浦东成为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点的自身优势。

(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材料三中四个词语以“发展与包容”为主题写一则寄语。(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00字左右。)

3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材料一:《左传》记载:“(鲁国的征税方法)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

《史记》记载: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材料二:鸦片战争前后,外国商人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丝、茶生产的发展。

材料三: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好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改革或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土地问题,请选择其中一个措施简要概述其内容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所述现象对近代前期中国农村经济造成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并说明这些变化中哪些因素不利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生产模式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何意义?

2018-07-2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辽宁省抚顺市六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某一时期的资料记载:工资制定应把评定工分和评定工资级别制结合起来,供给制必须有所限制,以约束农村中的二流子和懒汉……有些地方出现了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责任制。材料说明
A.中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B.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仍在继续
C.是大跃进造成的严重后果
D.中国在努力克服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
2018-07-2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到20世纪80年代,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B.使农民获得土地经营自主权
C.恢复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D.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018-07-2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据相关记载,1986年,随着棉花产业的兴起,某地区扩大了棉花及与棉花接茬连作的作物面积,减少水稻种植;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因棉花市场疲软,导致棉花种植面积下降,其他经济作物相应的得到增加。材料主要反映了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
B.市场经济下,农民疲于应付
C.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产
D.农业种植须加强市场指导
2018-07-0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马山县金伦中学高一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4+ N”高中联合体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7 . 徐中约在《中国的奋斗》中记载:中国粮食生产年增长率从1957年—1978年的2.1%提高到1979年—1984年的4.9%。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政策因素有可能是
A.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人民公社的大规模创办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
D.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
2018-06-1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据相关记载,1986年,随着棉花产业的兴起,某地区扩大了棉花和棉花区的作物面积,减少水稻种植;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因棉花市场疲软,导致棉花种植面积下降,其他经济作物相应的得到增加。材料主要反映了
A.农业种植须加强市场指导
B.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产
C.市场经济下,农民疲于应付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
2018-06-03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相关记载,1986年,随着棉花产业的兴起,某地区扩大了棉花及与棉花接茬连作的作物面积,减少水稻种植;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因棉花市场疲软,导致棉花种植面积下降,其他经济作物相应的得到增加。材料主要反映了
A.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产
B.市场经济下,农民疲于应付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
D.农业种植须加强市场指导
10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到20世纪80年代,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恢复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D.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