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是苏俄(联)1913—1925年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情况

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
粮食作物耕作面积(万公顷)944666207860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39.7922.1335.5544.24

材料二   直到1913年为止,俄罗斯是一个谷物净出口国。谷物平均年产量为7500至9000万吨,每年能出口粮食500至1000万吨。然而在苏联时期,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时,粮食年产量降到了6300--6500万吨——比沙皇俄国时还低。在这期间,人口总数上升至2 亿。所以苏联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粮食以喂饱自己的人民。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国土面积,耕地面积均低于苏联的情况下,2019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粮食出口国,其中小麦出口量超过美国,位居时界第一位。

——2020年2月《大生》

材料三   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苏俄(联)在20世纪20年代农业政策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原因。
(2)根据材料一及材料二,分析苏联大量进口粮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80年代后中苏两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从经济改革的内容分析我国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
(4)结合三则材料以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农业发展的看法。
2020-07-1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平均增长率。由此可以推知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B.农村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C.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体制D.农村人民生活水平已赶超城镇
2020-06-0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松阳一中、青田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8-19高一下·江苏南通·期末
3 . 下表反映了1966~1976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村民的生活状况。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小岗村村民
1966~1976年小岗村村民生活状况
好年景差年景附注:
全村有20户人家,常年外
出讨饭的有19户。
人均口粮9两/天2.8两/天
人均收入0.11元/天0.04元/天

A.加入了合作社B.加入人民公社C.改革经营方式D.进行土地改革
2019-11-0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必修)
4 . 下表为1978—1995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统计表,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在于
年份1978198519901995
产量(万吨)30471379114462446662

A.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B.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D.对外开放政策的确立
2019-10-1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泸西县泸源普通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下表为1978-1984年中国粮食、棉花、油料作物产量变化统计表(单位:百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78年1980年1984年
粮食304.77320.31407.31
棉花2.162.073.25
油料作物5.217.6911.91

A.农民生产自主权扩大B.人民公社的撤销
C.土地所有权赋予农民D.城市改革的推动
2020-05-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林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6 . 读下表。
《广宗县志》《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志》《海城县志》
1983年7月1日,县领导为公村万元户吕英杰劳动致富撑腰,向群众宣传允许个人购买汽车搞长途贩运。1983年,部分国营企业实行利改税。1983年1月8日,中共海城县委、县政府为370多名专业户、重点户代表披红戴花,并颁发了奖状。

对表格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
B.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
C.经济体制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D.政府不断强化经济职能
7 . 下表是根据陈锡《从农村改革四十年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绘制的我国农村从1978年到1984年的某些变化。表中内容反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时间我国粮食产量人均粮食人均纯收入农村贫困人口
1978年6095亿斤633斤134元2.5亿人(标准为100元/人,年)
1984年8146亿斤781斤355元1.25亿人(标准为206元/人,年)

A.使我国绝大多数农民彻底地摆脱了贫困
B.促进我国非农产业人数大增
C.使农村增产增收与解决贫困的效果明显
D.加速了我国农村的土地流转
8 . 阅读下表,说明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的原因是
年代农业总产值(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1397133.6
1988年3666.9544.9
1990年7662.1686.3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9 . 下表反映了1978~2017年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分析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类别1978年2017年
全区生产总值(亿元)73.233453.93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355.2629472
全区粮食产量(万吨)116.98368.2

①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了社会进步
②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生产力发展需要
③改革开放以来,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促进了宁夏经济社会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9-10-1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随堂练习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苏俄(联)1913—1925年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情况


材料二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

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周一良、吴于廑《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三   下图所示为1950—1984年中国、苏联粮食产量的比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俄农业政策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和苏联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两国经济改革内容,分析出现不同趋势的原因。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