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4 道试题
1 . 有学者把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实施的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三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结合所学,推知与这三个步骤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A.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
B.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
C.土地革命、解放战争、改革开放
D.解放战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82年至1984年,党中央连续发出3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向全国。1982年宪法规定改变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逐渐过渡到“乡政村治”的新模式。这一变化(       
A.表明农村经济和政治改革相互促进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有利于更好地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D.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023-12-05更新 | 19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博物馆策划主题展览,以下是部分展品

展品年代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一份关于“包产到户”的文件1978年
深圳市蛇口工业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牌匾1980年
四川广汉县向阳政府一块被换下的“人民公社”牌子1980年
一张全国通用粮票1982年
采用第一条引进生产线生产的一-台“金星”牌彩电1982年
宣布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一-支木槌2001年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宇航员的一件宇航服2003年

——据新中国大事年表

请从以上展品中任选两件展品进行主题展览,拟定一个展览主题,并对所选展品进行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展品选取恰当,阐释准确,逻辑合理)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较短的时间里,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加之毛泽东的理论探索是在“左“倾思想盛行的大环境下进行的,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之中也经历了一些曲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域下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邓小平指出:“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做起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首先从农村开始,一方面是因为农村是受传统计划经济制度压抑较严重的社区,从相对意义上说,很多农民连温饱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因此,在传统计划经济制度下,农村与城市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且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农村占很大比重,使得农村的经济制度变迁可以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内进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也说明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市场化方向是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方向。

——摘编自许经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制度变迁回顾与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我国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的“伟大成就”和“曲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推进的原因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认识。
2023-10-0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走过波澜壮阔的70年,创造了举世无双的经济增长奇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良好稳定的外部环境是所有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我们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不断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我们要创设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良好条件,共同推动世界各国发展繁荣。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材料三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治国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外事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生态环境督察体制改革、国家安全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检监察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实推进,各项便民、惠民、利民举措持续实施,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一中三个峰值出现的重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谈谈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启示。
2023-09-27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搞好农村政社分开的改革。这一要求体现了(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B.发展乡镇企业的需要
C.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D.精简农村机构的需要
2023-09-2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农民赛着往前冲”这体现了(     
A.农村合作社有利于农民发家致富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人民公社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
D.“大跃进”运动激发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
2023-09-20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通过观察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顺利实现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


(1)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中国共产党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二   这场新的革命,是在过去革命取得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下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的。它不是要改变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也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摘编自高尚全《改革开放40年的重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2)结合所知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新的革命”指什么,并结合史实对“它不是要改变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谈谈你的看法?
9 . 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到1984年,中国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和消费增长率高手城市居民。1985年以后,中国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和消费增长率则远远低于城市居民,这导致了严重的城乡贫富分化问题,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表明(     
A.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出现倒退现象B.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C.国家对城市的支持力度远超农村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待深化
2023-09-09更新 | 202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