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有专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该专家意在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阴影B.保留了计划经济残余
C.体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D.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
2017-02-17更新 | 590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011·上海·高考真题
2 . 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这里描述的是                      
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9-01-30更新 | 289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热播剧《大江大河》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世纪70年代末,从部队复员的雷东宝安排人在围墙上写上“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样的标语。这反映了当时农村正在
A.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推行人民公社体制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开展打土豪分田地
4 . 2015年7月15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同志因病逝世于北京。凤阳小岗村村民送来挽联“想吃米,找万里;小岗人,怀念您”“万书记,你让父辈吃饱了饭”。小岗人这么深情悼念他,是因为他曾以非凡的胆识支持的农村改革
A.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向私有的转变B.让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
C.完全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D.使农民获得了生产与分配的自主权
2020-08-20更新 | 179次组卷 | 2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中国疆域辽阔,村庄星罗棋布。全国的自然村落1990年是377.3万个,2010年减少到273万个,到2015年减少到264.5万个。近年大量村庄合并和新型社区的崛起,极大地改变了乡村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原来自然分散、熟人性的、以乡土生活为主的村落共同体,在快速消失,代之以更多集中化的陌生性的、以非农生活为主的新社区。这意味着整个农村社会发展已处于非常重要的转型阶段。

材料二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部分著作

著作作者出版信息
《屯堡乡民社会:九溪村》孙兆霞等2005
《城市化中的石牌村》郑孟煊等2005
《李集村:农民生产和生活的60年变迁》林刚2010
《李罗侯村76年的变迁》朱文强2011
《一个北方村落的百年变迁》林聚任等2013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翼主编《改革开放40年社会发展与变迁》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近年中国农村发生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这些著作研究的核心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些学者研究该问题的视角有何主要特点。综合以上材料,说明材料一对材料二的影响。
6 . 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暗中自发将集体耕地包干到户。1979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点: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对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予以肯定,包产到户在农村迅速推广。据此可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A.从农民自发、部分地方政府试点到全国推广
B.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C.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2018-09-29更新 | 320次组卷 | 19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7 . 如图是反映我国当代农村生活的一幅漫画,农村的土地先由村里集中、统一规划后,对外进行招商引资,让农地入市,发展种、养、加工综合生产经营。下列相关历史表述正确的是
A.个体经营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B.土地流转有利于农业的集约化经营
C.提高土地公有化程度促进农业发展D.变革土地所有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8 . 不停顿的社会变动和巨大的社会进步,是1978年以来中国历史的显著特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包干”联产承包制实现了农村土地的两权分离,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而农民通过承包则取得了对土地的使用权,即经营权,农民成了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既能保证国家的税收、征购和集体提留任务的完成,又使农民取得了生产自主权和产品支配权,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王郁昭《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大包干”联产承包制产生与发展的问题》

材料二   政府给经济输入活力的方法是放松国家对大中型企业的控制。公有制不一定等于国家的直接控制:所有权和经营权是两个不同的功能。中国领导人感到,在国家支配的框架内,企业应该被赋予足够的自主权,在供应、销售、资本利用、聘用和解雇、薪水、工资、资金,以及制成品价格等方面自己做决定。企业应具有法人地位,自负盈亏。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作为一个外国学者,英国经济学家罗思义的专著《别误读中国经济》向外国读者全面介绍了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用铁的事实证明,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经济奇迹。

——何自力《解读中国经济奇迹的密码——对<别误读中国经济>的评析》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国企改革的相同之处。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为例,以“中国经济奇迹的密码”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民公社解体后,村民自治应运而生并取得了一定成就。时至今日,这一体制由于建立在严格的户籍和土地边界基础之上,在当前日益发展的新形势下陷入了治理困境。社区自治——这一新型的基层治理形态成为新时代的选择。社区自治是由社区居民组成的社区公共组织,通过民主协商的形式讨论并处理社区公共事务,从而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农村社区自治体制下,是否拥有经济组织或集体产权不再成为社区成员的基本条件,从而打破了固有的村籍限制,为不同地区间人员的自由流动创造了条件。社区身份与个人经济、社会和政治地位是分离的,社区成员均能以独立和平等的居民身份参与公共事务。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摘编自袁方成《民主治理如何可能——从村民自治到社区自治的考察》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农村社区自治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村民自治制度的意义。
2023-07-3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如图是《南国细节》摄影图册中的一张图片,这张照片反映出当时(     
   
A.城市企业活力不断增强B.经济体制改革卓有成效
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对外开放层次日益深化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