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5 道试题
1 . 1978年1月到1979年2月,我国先后派出邓小平出访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美国等国,谷牧副总理出访西欧五国法国、瑞士、比利时、丹麦、西德等等,形成出国考察潮流。这一潮流(     
A.表明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得到落实B.推动经济领域改革开放新动向
C.体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思想D.反映中美建交开阔了国人视野
2024-04-29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邓小平视察上海时的谈话

(一九九一年一月二十八日一二月十八日)

那一年确定四个经济特区,主要是从地理条件考虑的,没有考虑到上海在人才方面的优势。如果当时就确定在上海也设经济特区,现在就不是这个样子。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有上海,但那是一般化的。浦东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开发浦东,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只要守信用,按照国际惯例办事,人家首先会把资金投到上海。

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改革开放还要讲,不要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闭关自守不行,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要搞开放,西方国家在资金和技术上就是互相融合、交流的。

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一一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2024-04-20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数据来源: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农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农业税为国家建设及经济运行提供了基本的保障。1958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全国农业税趋于统一。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农业税的税收收入在逐年上升,但其占税收总额的比重却逐年下降,到2002年农业税只占国家税收总额的2.6%。200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废除《条例》,至此农业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为了确保取消农业税后农民负担不会反弹,我国又实施了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减轻农民在教育费用上的过重负担,以及推行合作医疗和社会保险及增加对农村的补贴等措施。

——摘编自叶青、袁昭颖《中国农业税的演变、终结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78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变化的主要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段城乡居民的收入之比下降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我国取消农业税的意义及其对税制改革的启示。
4 . 改革开放后的头十年,国内某县部分农户开始向专业化生产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专业户不断增加,全县耕地数量和农业粮食产量也连年增长。广大农民获得了丰厚的改革红利,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     
A.城乡经济一体化逐步实现B.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D.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理顺
2023-12-12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南通市部分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782018年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数据统计

   

注: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中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简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78年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成就。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家农业与工业的关系一直都是相辅相威、互相促进的。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我国逐渐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迈进。根据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可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分为3个阶段,即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每个阶段都根据当时的农业发展状况制定了相应的农业政策,工业化初期规定在土地归农户所有前提下施行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合作经济,农业发展目标是恢复农业生产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阶段在土地集体所有基础上实行集体所有制下的集体经营,目标是积累原始资本;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土地是集体所有、家庭承包、多元经营等,实行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双层经营和多元经营,农业目标是保障粮食安全和保障食品安全。

——摘编叶伟娇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政策对农业投资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材料二   如图是1949-2018年中国粮食生产情况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不包含港澳台地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国家工业化三个阶段中国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目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2018年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趋势并分别说明原因。
2023-11-1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如图是《南国细节》摄影图册中的一张图片,这张照片反映出当时(     
   
A.城市企业活力不断增强B.经济体制改革卓有成效
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对外开放层次日益深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78年秋夏之际,安徽省发生特大旱灾,山南区干部群众商议的办法是“借地”给村民,每人借三分,谁种谁收,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这一“借地”方式(            
A.源自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政策推动B.体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创造性
C.标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D.摆脱了人民公社体制的束缚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民公社解体后,村民自治应运而生并取得了一定成就。时至今日,这一体制由于建立在严格的户籍和土地边界基础之上,在当前日益发展的新形势下陷入了治理困境。社区自治——这一新型的基层治理形态成为新时代的选择。社区自治是由社区居民组成的社区公共组织,通过民主协商的形式讨论并处理社区公共事务,从而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农村社区自治体制下,是否拥有经济组织或集体产权不再成为社区成员的基本条件,从而打破了固有的村籍限制,为不同地区间人员的自由流动创造了条件。社区身份与个人经济、社会和政治地位是分离的,社区成员均能以独立和平等的居民身份参与公共事务。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摘编自袁方成《民主治理如何可能——从村民自治到社区自治的考察》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农村社区自治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村民自治制度的意义。
2023-07-3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方寸之内惊天地,咫尺之间阅古今。邮票,常常以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物古迹、文化典籍等作为题材,以小小的“方寸之地”承载着往昔的历史。1949年以来,我国发行了多套农村题材的邮票,它们见证中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迁。



1:《土地改革》1952     2《入社》1957   3:《农村新面貌》1987
请结合所学知识为上面三张邮票各自配上合理的文字说明。(要求:紧扣主题,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达成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