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1978年1月到1979年2月,我国先后派出邓小平出访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美国等国,谷牧副总理出访西欧五国法国、瑞士、比利时、丹麦、西德等等,形成出国考察潮流。这一潮流(     
A.表明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得到落实B.推动经济领域改革开放新动向
C.体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思想D.反映中美建交开阔了国人视野
2024-04-29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图为1952~1980年中国工业化第三产业、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     
A.我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B.八字方针使经济建设持续走高
C.发展计划经济是历史的必然选择D.城市化最高时工农业发展平衡
2023-05-28更新 | 221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浙江义乌“鸡毛换糖”源于清代乾隆年间,每年农闲季节,农民肩挑糖担走村串巷,用自己熬制的红糖上门换取禽兽毛骨、废铜烂铁,博取微利。1980年义乌县政府颁发了7000余份《小百货敲糖换取鸡毛临时许可证》,允许农民从事该活动。这一做法反映了当时(     
A.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突破B.市场经济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C.农村乡镇企业蓬勃发展D.国家对商业活动的严格限制
4 . 德国学者韩博天说:“中国政府经常运用一种‘试点’的方法,即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成功的地方经验会被吸收到中央的政策中,继而在全国推广。”这种方法的运用体现在
①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020-08-07更新 | 70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3-2014年江苏沭阳县高一下期期中调研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
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
C.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
2019-06-08更新 | 9027次组卷 | 78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6 .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改变了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B.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
C.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分配方式D.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019-01-30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江苏沭阳县高一下期期中调研历史试卷
7 . (家国情怀——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2014年,习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由于群众的“积极探索”,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最初突破始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B.在沿海地区建立经济特区
C.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8 . 《小岗村的四次红手印》一文中写道:“30年前的分田单干,只能保证肚子问题,不能保证致富。只有全村一盘棋,搞现代农业,小岗才能大发展。……2006年1月25日,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提出把土地集中起来,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发展合作社为龙头,整合资源搞适度规模经营,村民以土地持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小岗村的合作社是退回到人民公社的老路
B.土地作为私有财产入股符合国家土地政策
C.彻底否定以往“分田单干”的历史性作用
D.集约式的规模经营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9 . 2018年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放宽了农业政策,但仍明文规定“不许包产到户”。这虽然是历史的惯性所致,但包产到户仍然是禁区

——马立诚、凌志军《交锋》

材料二在中国农村改革大幕拉开之时,邓小平也在不断思考:城市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应该选择在哪里?他想划出一块不大的地方为改革开放探路。但是直到90年代初,改革并没有从体制层面触动“计划”二字。

——摘编自顾亚奇等《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

材料三以邓小平南方讲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这堪称中国新时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随着邓小平南方讲话,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在地理区域上进一步开放。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四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简表(部分)

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400多亿美元,提高到2004年的1.65万亿美元。
对外贸易从1978年到2004年为世界贸易增长做出了12%的贡献。
加入WTO的3年里,中国进口了大约1.2万亿美元的商品。

——据吴恩远等《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整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最先突破“禁区”的是哪两个省?概括突破“禁区”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2)指出材料二中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哪一年全面展开?指出其中心环节是什么?邓小平是如何“为改革开放探路”的?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概括指出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在开放领域“进一步开放”的重要步骤。

(4)据材料四,归纳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主要成就。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成就中获得的启示。

2018-05-04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沭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是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计划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体制。1953年国家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并宣布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过渡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紧运行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为了与这种经济紧运行和逐步单一的公有制相适应,在管理体制方面,也逐渐由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转向计划经济。到1956年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形成了以指令性计划为主、指导性计划为辅的计划经济体制。

——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

材料二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确实包含许多因素:劳动力、土地、资金、资源等。但能使各要素有机、合理的发生作用,还是取决于制度安排。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个中国,(1978年)前后三十年的基本国情和自然禀赋并无质的差异,但发展程度却有天壤之别。

——宋鲁郑《从西方丑闻看中国崛起》

材料三   1949年以来,中国努力推进现代化的蓝图,是先建设社会主义并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它始终是决策的指南。……经过苏联的斯大林主义、1956年后中国的乌托邦主义和1977年中共十一大之后邓小平推行的务实主义的探索,现在已经有人在议论,认为中国将可能成为当代实现现代化的一个样板。邓并不放弃社会主义作为最终目标,但对大量的市场经济的做法予以放行。他说,新的体制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结合”。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体制变化的主要表现,说明其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促进1978年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制度安排”的具体表现。
(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务实主义探索”的突出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经济体制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