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A.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B.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改革
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D.大伙儿对他的背叛
2018-04-08更新 | 234次组卷 | 57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秦淮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是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计划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体制。1953年国家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并宣布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过渡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紧运行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为了与这种经济紧运行和逐步单一的公有制相适应,在管理体制方面,也逐渐由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转向计划经济。到1956年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形成了以指令性计划为主、指导性计划为辅的计划经济体制。

——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

材料二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确实包含许多因素:劳动力、土地、资金、资源等。但能使各要素有机、合理的发生作用,还是取决于制度安排。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个中国,(1978年)前后三十年的基本国情和自然禀赋并无质的差异,但发展程度却有天壤之别。

——宋鲁郑《从西方丑闻看中国崛起》

材料三   1949年以来,中国努力推进现代化的蓝图,是先建设社会主义并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它始终是决策的指南。……经过苏联的斯大林主义、1956年后中国的乌托邦主义和1977年中共十一大之后邓小平推行的务实主义的探索,现在已经有人在议论,认为中国将可能成为当代实现现代化的一个样板。邓并不放弃社会主义作为最终目标,但对大量的市场经济的做法予以放行。他说,新的体制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结合”。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体制变化的主要表现,说明其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促进1978年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制度安排”的具体表现。
(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务实主义探索”的突出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经济体制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
3 . 1978年,我国在农副产品收购、生产资料销售收入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政府定价的比重分别占到92%、100%和97%。到1990年,国家定价占30%,国家指导价占25%,市场调节价占45%。这种变化表明
A.价格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确立
C.计划指导不再成为经济生活主导D.传统经济体制发生一定改变
4 . 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个阶段。这三次调整都
A.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B.适应了不断变化的具体国情
C.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D.坚持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

5 . 农业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世界领先。进入近代以来,随着社会变革,中国农业经历了一个凤凰涅槃的重生过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农业得到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小农经济受到了外来的冲击,这种冲击具体是指什么?对小农经济有何影响?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和70年代末,我国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分别指出这两个时期的新确立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这种变化给你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综上所述,你认为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7 . 漫画《三代人赶集》形象地反映出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不能反映出
A.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B.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显著
C.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D.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