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4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78年、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情况表。该表反映出(       

1978年

2012年

农民人均收入

133.6元

7917元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343元

24565元

城乡居民存款

211亿元

39.96万亿元

A.农业发展水平落后B.民众消费水平较均衡
C.城乡差距逐渐消失D.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2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成为时代的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78年l1月,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实行包产到户,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1982年1月,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材料二   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到和义务的法人。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

材料三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和成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3)材料三中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哪一年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2023-02-12更新 | 94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万宁市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合格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离村不离乡,离村不离土。忙时种庄稼,闲时把工务。忙闲巧安排,农工两不误”,这首民谣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农村被传唱一时。材料反映了当时(     
A.农民经济收入的提高B.农村土地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
C.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大规模开展
2023-01-2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艺术班)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表为1978—1984年粮食、棉花、油料作物的产量变化(单位:百万吨)。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1978年1980年1984年
粮食304.77320.31407.31
棉花2.162.073.25
油料作物5.217.6911.91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城市改革的持续开展
C.市场经济体制完全确立D.对外开放的稳步推进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以来,中国的反动阶级及其外国的主子们长期盘踞在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使得城市中的反动势力十分强大。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使得城市中资产阶级的力量弱小,虽然市民比较普遍,但生产和经营基本都以家庭为主,思想极其狭隘。革命要想发展,必需重视对落后的农村的改造,必需充分团结好农民阶级。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材料二   19781988年,在各类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达到9000多万人,镇成为当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最主要目的地。这一时期人口迁移以短距离迁移为主,以小城镇为主导的“自下而上”农村城市化模式逐步建立。1990年代后,呈现出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流动和内地人口向沿海地区流动的趋势。1982年,规模最大的10个城市吸纳了11.86%的流动人口,1990年上升为17.04%。大城市和沿海城市逐渐主导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摘编自殷江滨、李郇《中国人口流动与城市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的分析及开辟的革命道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人口流动的原因,并概括其阶段性特点。
6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1125日青海省颁发的土地房屋所有证


195011月,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发布于填发土地房产所有证的指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关于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规定。

材料二   


材料三   80年代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而农民通过承包则取得了对土地的使用权,即经营权。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


(1)作为实物史料,材料一印证了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事件分别使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展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指的是什么?与材料二相比,其有何“变”与“不变”?
7 . 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不单是在农村,甚至从全国范围来看,人们经济收入的增长大都来自非农业收入。这反映出该阶段(     
A.市场物资丰富多样B.产业结构呈现大调整
C.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所有制改革重心变化
8 . 观察如表,从总体上看,其揭示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时间调整主要内容
1950年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53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实现农业集体化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
1978年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A.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要不断适应生产力状况D.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022-11-20更新 | 811次组卷 | 1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农村合作社有利于农民发家致富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人民公社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D.“大跃进”运动激发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
10 . 1979-1980年,中央决定夏粮收购价提高20%,化肥等农资出厂价降低10%,但粮食售价不得变动;重工业投资减少6%,轻纺等增加30%左右;基建投资下降69.8%。这些举措旨在(     
A.改善人民生活状况B.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C.调整国民经济比例D.开始关注民生幸福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