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下表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中国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统计表(单位:元)。依据表格数据变化可知,当时
年份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差距指数
1986年410.321068.691︰2.60
1988年491.691224.271︰2.49
1990年667.621897.291︰2.84
1992年750.352287.521︰3.05

A.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B.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效
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经济政策有待继续完善
2021-04-25更新 | 369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南省六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如表是新中国农业发展部分数据。表中数据反映出这一时期
指标1950年代1978年
机耕面积1958年:351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3.3%4067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41%
机电灌溉面积1952年:占耕地面积的1.6%占耕地面积的55.4%
农村小型水电站1958年:98个水电站82387个水电站

A.十一届三中全会激发了生产活力
B.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C.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取得较大成就
D.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生产力进步
2022-05-27更新 | 230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五)文综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1984年至198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农村居民人均农业收入情况(单位:元)
年份人均纯收入农业收入占比
1984355.3198.455.84%
1986422.8216.251.14%
1988544.923643.31%

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农业发展速度下降D.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4 . 下表是中国GDP和各产业附加值及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年严均增长率1952年~1978年1978年~1995年1995年~1999年
GDP6.1%9.9%8.3%
农业2.1%5.1%3.7%
工业11.5%12%10.3%
服务业5.5%11.8%8.2%
劳动生产率3.5%7.1%7.3%

——摘编自《建国以来经济发展记录(1949-2001)


运用材料和正确方法,绘制中国CDP和各产业附加值及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的折线图,并对三个时间段的数据变化分别加以说明。
2021-03-17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5 . 下面是关于“中国1979年—1997年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类型所占比重(单位:%)统计”的一份表格。
年份国有经济(1993年之前为国营经济)集体经济城乡个体经济其他经济
197978.4721.53
198174.7624.620.040.58
198373.3625.740.120.78
198564.8632.081.851.21
198759.7334.623.642.02
198956.0635.694.803.44
199156.1633.004.836.01
199346.9534.027.9811.05
199533.9736.5912.8616.58
199725.5238.1117.9218.45
仔细阅读上述表格,从表格中吸取相关有效信息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鲜明,论据充分,逻辑严密,语言简约)
2024-05-2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95年7~8月江苏昆山、浙江乐清部分农民调查统计(单位:%)

选择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你是否同意以下说法

很赞同

比较赞同

说不准

不太赞同

很不赞同

农民的孩子应以种田为本

2.9

4.3

8.2

23.0

61.1

父母在,不远游

7.2

15.1

21.8

34.9

20.8

改革虽然有风险,但比吃大锅饭强

45.4

29.2

17.5

5.0

2.6

富贵贫贱是命定的

6.8

11.2

15.4

25.1

41.2

重新选择职业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经商

去乡镇企业工作读书上大学去大城市打工继续种田

如果有机会重作选择,你将选择

35.2

14.1

31.8

2.7

8.5

注:调查对象中近60%为18~35岁的青壮年。
据表可知,当时这些地方(       
A.城乡之间的差异日趋缩小B.对外开放影响民众就业观念
C.时代变迁促进了思想解放D.市场经济体制已经逐步建立
2024-05-29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考前冲刺历史试卷
7 . 如表是新中国农业发展的部分数据。这反映出
1950年代1978年
机耕面积1958年,351万公顷,占耕地面积3.3%4067万公顷,占耕地面积41%
机电灌溉面积1952年,占耕地面积1.6%占耕地面积55.4%
农村小型水电站1958年,98个水电站,农村用电0.5亿度82387个水电站,农村用电量253.1亿度
A.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成就突出B.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C.农业经济结构实现了协调发展D.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生产力进步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关键环节。

材料一   1934年各省负债农家统计

省别察哈尔缓远宁夏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河南
借钱794851566366615146626341
省别湖北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平均
借钱4656464552576755605166

——摘编自国民政府实业部中央农业试验所经济科编《农情报告》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县政府、县议会、县党部多元共同治理的县政模式。这种县政多元系统,各自为政,产生了制度性内耗。县政管理在实际运作中没有考虑县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问题,全部所做的是如何汲取县城社会的全部资源,以应对各种统治危机。

——摘编自翁有为等著《南京国民政府县政研究(下)》

材料三   当代中国逐渐形成了以党组织为核心,与功能性部门相结合的“统合治理”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县域经济治理中的资源动员和效能提升。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项制度改革充分释放了县域经济中的要素活力,农业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3年后,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和推动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摘编自斯丽娟、曹昊煜《县域经济推动高质量乡村振兴》

(1)指出材料一中县域经济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材料二说明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
(2)结合时代背景,简述材料三中当代中国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
2024-05-1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雄安新区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一份某村支书一天的工作记录笔记(部分)

84年5月15日1天
召开村支部、村委会联席会议
参加人员:
张明德(√)、王永(√)、刘良(√)、高文(√)
会议中心是培训“县、乡换届选举”骨干。开始学习了上级发来的“选举法规选论”的部分材料。学习了茨营子乡1984年5月县、乡换届选举工作方案。

然后讨论:
(1)选举领导小组怎么成立?
组长:张明德
副组长:王永
(2)填写承包土地使用证如何搞?
由刘艮、崔玉海负责,在5月底前完成。
(3)乡分配育苗任务:油松10亩,白榆3亩,封山育林1000亩,怎么办?
(4)张家口日报社寄来“农家科技专刊”两期,每期120份,怎么发?
(5)村支部、村民委员会成员如何分工?
张明德:抓村支书的全面工作。重点抓思想政治工作和干部的管理,抓报纸的管理,贫协工作。
崔玉海;秘书,会计,统计,民事调解
(6)乡规民约如何修订?
对王永起草的乡规民约,已原则通过。修订后,在社员大会上宣布。

(12)文化室到底怎么建?
仍按以前会议定的东房两间,抓紧整修。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5-1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秦皇岛市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据《农村工业与农业劳动率比较》(表)可知(       

农村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比较          单位:元/人

年份


项目

1980

1985

1987

农业劳动力创造的产值

869.6

1138.2

1486.0

农村工业劳动力创造的产值

2800.7

5863.7

10207.0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88》资料计算。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B.中国现代农业潜力开始得到释放
C.制度创新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农村改革
2024-03-2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一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