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邮票素有“国家名片”之称,中国邮票在140余年的历史中,以一个特殊的视角,见证了我国百年的发展历程。以下是展现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邮票,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①小岗大包干                                      ②厦门                                 ③中共十二大                       ④加入世贸
A.①率先探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②是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
C.③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D.④使中国掌握国际贸易主导权
2024-04-08更新 | 213次组卷 | 6卷引用:押第10题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2 . 1978-1988年,国家招工的农民为1110万,而在各类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达到9000多万人。1990年后,呈现出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流动和内地人口向沿海地区流动趋势。据此可知(     
A.农村劳动力满足了市场需求B.改革开放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C.移民方向主要由边缘到中心D.小城镇成为移民的主要目的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小说《暴风骤雨》原型地——元宝村,在改革开放初期建起了铅笔厂、筷子厂等企业。2012年,该村铅笔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被称为“亚洲铅笔之乡”。昔日“光腚屯”成为远近闻名的“亿元村”。这说明(       
A.人才培养是乡村振兴的关键B.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C.城乡经济实现均衡协调发展D.新型城镇化战略已全面实施
2024-01-22更新 | 680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研究得出,农民阶层的结构由八大群体组成:农业劳动者、农民工、私有私营者,这三类在1999年底分别占乡村从业人员总数的66.3%、25.6%、9.6%。此外还有雇工、乡镇企业管理者、乡村管理者、农村知识分子以及其他从业人员群体。这一结构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B.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吸引
C.农业经营风险的消失D.国家户籍制度不断放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2年,《人民日报》报道了山西省交口县高庙大队社员胡风娥的事迹,1978年她提出她家愿意以高于生产队的产量承包住处周围的山坡地,当年秋天打了12000斤粮食,超产两千斤。1980年共收入5000多元,1981年收入近6000元。这一报道(       
A.赞扬了发展乡镇企业的示范性B.肯定了人民公社体制的优越性
C.透露了建立市场经济的必要性D.鼓舞了人们劳动致富的积极性
2023-11-0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下图为新华社记者于20世纪80年代初拍摄的一张珍贵照片——实行包产到户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带头人严宏昌在村里第一个买了拖拉机。这张照片(     

   

A.体现了土地所有制变革的成效B.反映了农业机械化的基本实现
C.释放了农村政策延续性的信号D.见证了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建成
2023-06-21更新 | 4083次组卷 | 4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的特点可用“承包”一词来概括:农村搞土地承包,城市搞企业承包,政府搞财政承包。如政府财政承包是指某地以某一年的财政收入为基数,然后设定一个固定的年收入增长率,超过年增长率的增收部分都归地方,没超过的部分地方和中央五五分成。这样的规定(     
A.体现转型时期的时代特征B.导致中央财政收入占比逐年提高
C.有利于激发企业生产活力D.是计划经济在财税政策上的体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然而在此之前,“乡村振兴”的步伐实际上从未停止。下图是位于江苏省宿迁市上塘镇的“春到上塘”纪念馆。改革开放后,通过村民的努力,上塘镇成功摆脱了过去穷困的状态。1981年3月4日,《人民日报》公开发表的《春到上塘》,专门赞誉上塘取得的经济发展成果。上塘经济得到显著发展是由于(     
A.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B.扩大了农民的自主权
C.彻底否定了计划经济D.农村合作社深入开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浙江义乌“鸡毛换糖”源于清代乾隆年间,每年农闲季节,农民肩挑糖担走村串巷,用自己熬制的红糖上门换取禽兽毛骨、废铜烂铁,博取微利。1980年义乌县政府颁发了7000余份《小百货敲糖换取鸡毛临时许可证》,允许农民从事该活动。这一做法反映了当时(     
A.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突破B.市场经济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C.农村乡镇企业蓬勃发展D.国家对商业活动的严格限制
10 . 1983年英国学者杰克·哥瑞参观了山东烟台桃村,在总结桃村致富的经验时指出,“把原来只为本村服务的面粉加工厂和服装厂,扩建成面向广大市场的厂子。把产品销到远方去。办旅馆、饭店、百货公司,发展面向社会的服务业。”关于桃村致富原因的表述,最合理的解释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B.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动
C.农村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推动D.山东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政策推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