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如图为新中国成立后与农村改革初期前后两个16年,山东省人均粮食产量变化情况。对图示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土地改革对于农业生产的作用相对有限
B.三大改造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全面恢复
C.调整国民经济提高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
D.政策调整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对于包产到户,陈云指出:“现在搞的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大锅饭’、‘铁饭碗’,它的意义不下于私营工商业改造。”“打破这个‘大锅饭’,将会大大调动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陈云同志的讲话(     
A.肯定了对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B.强调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C.折射出私营工商业改造影响深远D.凸显了解放生产力的历史必要性
3 . 到1978年底,全国大约有各类社队企业152.4万家,社队企业收入为431.4亿元,占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9.7%,安置农村劳动力2826.5万人。这反映出(       
A.经济体制改革效果显著B.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C.农村产业结构有所突破D.农村剩余劳动力大为增加
2024-02-27更新 | 119次组卷 | 6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3-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安徽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生计模式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收入最大化”的外出务工生计模式;90年代,代际分工(老人务农子女务工)的“半工半耕”生计模式;21世纪初,“体面进城”的新生代留城生计模式。这三种“生计模式” (     
A.造成了农民收入显著下降B.反映产业结构变革的深化
C.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形成D.导致了城乡二元体制固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20世纪80年代初城乡商品流通和价格体制改革的相关信息表。这些举措(     
1982年6月,国务院作出《关于疏通城乡商品流通渠道,扩大工业品下乡的决定》
1983年2月,国务院批转《关于农村商业流通体制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
1984年7月,国务院批转《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报告》
A.扭转了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差距B.拉开了城市体制改革的序幕
C.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大转移D.促进了农村消费结构的调整
2023-12-16更新 | 132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1980年8月17日、在《进一步做好城镇劳动就业工作》的文件中,党中央明确提出针对当年需要就业的1200万人,除了让国营企业吸纳外,还鼓励集体经济成分的企业对就业人员进行吸纳、引导就业人员就业。这反映了党和国家(     
A.准备建立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B.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力图全面解决城镇劳动力就业问题D.加快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步伐
2023-11-08更新 | 173次组卷 | 4卷引用:黄金卷05(16+4模式)-【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西、安徽、贵州、广西、黑龙江、吉林、甘肃新七省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山西省右玉县,常年风沙肆虐、贫瘠多灾。1983年,该县3900户农民承包了1987条小流域,通过种植经济林实现了生态和经济的“双丰收”。对此现象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改革增强了人们的生态意识B.生产关系调整初见成效
C.农民承包具有自发性的特点D.农村经济结构日益完善
2023-10-11更新 | 200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8 . 1982年,甘肃省较大农村集市发展到700多个,其中甘谷县每逢集日有三四万人上街,几乎占到全县人口的十分之一。甘肃省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利用农村集市进行党的方针、政策和科学文化知识等的宣传,“一人赶集,全家知道,多人赶集,全村知道”。可见,当时的农村集市(     
A.标志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B.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萌芽
C.有利于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D.成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窗口
2023-09-0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9 . 1982年,针对当时粮食减产、粮田被用作种植经济作物的现象,陈云立即批示:“‘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现在是否后一句话在起作用,前一句话在逐步下坡?稳定粮田在大粮食观点中,仍是一个要点。”陈云强调的是(     
A.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待提高B.地方政府急躁冒进势头显现
C.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大局稳定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举步维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下图为新华社记者于20世纪80年代初拍摄的一张珍贵照片——实行包产到户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带头人严宏昌在村里第一个买了拖拉机。这张照片(     

   

A.体现了土地所有制变革的成效B.反映了农业机械化的基本实现
C.释放了农村政策延续性的信号D.见证了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建成
2023-06-21更新 | 4087次组卷 | 41卷引用:安徽省利辛县2024届高三12月五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