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南重庆安徽两省一直辖市2024届高考最后两周冲刺(二)历史试题
湖南 高三 模拟预测 2024-05-23 7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殷人笃信龟卜,周人却多用占筮。卜是在龟甲上钻孔之后用火烧,根据其裂纹的形象断吉凶。筮则是用蓍草起卦,卦象形成后,须经分析推理,逻辑判断,方可定出吉凶。这说明西周时期(     
A.“天道”不再规范“人事”B.民本思想成为主流价值
C.统治者垄断神权强化王权D.人的主观力量受到重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下表为汉代豪族樊重和樊宏的庄园记载。由此可见,汉代的庄园经济(     
记载出处
(樊重)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赀至百万。其兴工造作,为无穷之功,巧不可言,富拟封君郦道元《水经注·比水注》
(樊宏)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倍,至乃开广田土三百余顷。其所起庐舍,皆有重堂高阁,陂渠灌注。又池鱼牧畜,有求必给范晔《后汉书·樊宏传》
A.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B.导致地方割据局面出现
C.呈现出自给自足的特征D.促进了自耕农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3. 唐高祖要求五品以上的京官和诸州总管、刺史向朝廷举荐人才。武则天长安二年曾一次授官“百余人”;长安三年,增“置员外郎二千余员”。唐中宗时期所谓“斜封官”多达“数千员”。在唐代的统治阶层中,士族占66.2%,小姓占12.3%,寒素(家世贫寒之人)占21.5%。由此可见,唐代(     
①阶层固化现象日益严重   ②科举制度缺乏社会基础
③选官用人机制尚需完善   ④门阀士族社会影响力大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25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考模拟卷(押题卷)历史试题(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北宋时期,市镇官员监镇官主要负责财税,后来有了治安职责。到了南宋,镇内的司法权、慈善事业及教育的管理权也归于监镇官。这反映出宋代(       
A.藩镇割据局面重现B.市镇行政级别提升
C.政府强化基层治理D.传统经济发生质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明成祖初年,对日本来贡曾“厚礼之”。此后,因其多次朝贡逾制,明政府向日本重申“十年一贡,人止二百,船止二艘”的规制并严格执行,日本即基本中断了与明廷的交往。与此情形类似,其他一些国家也逐渐“朝贡不常”。这反映了当时(     
A.中国对日贸易出现逆差B.日本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朝贡贸易缺乏动力支撑D.海禁政策取得显著成效
2024-05-18更新 | 20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统一监测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1862至1864年,戈登带领英国工兵部队对上海、苏常以及杭嘉湖地区进行了大范围地图测绘。他们测量军事据点的地理形势,考察主要河流的通航情况,第一次用西法准确绘制出太湖平原的地图。戈登这一行为的直接意图是(     
A.传播西方先进的测绘技术B.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促进洋务运动的有效开展D.开拓中国江南商贸市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7. 如图为1908年湖北学务公所上报朝廷的学校类型及数量统计图(部分,单位:所)。据此推知,这种教育领域的现象主要缘于(     

A.朝廷选官制度的变革B.公务员等级制度的实行
C.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D.西方文官考试制度传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8.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晋察冀边区出现前线剧社、吕梁剧社、黄河剧社、太行山剧社、抗敌剧社、儿童演出队等剧社,它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小分队巡演与较大规模演出活动相结合,广泛进行宣传演出活动,根据地的文艺运动普遍开展起来。材料所述做法旨在(     
A.扩大国民革命统一战线B.坚持井冈山革命道路
C.满足基层社会娱乐需求D.激发民众的抗战热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一五”计划期间,中国过去没有的一些工业部门,包括农业机械、矿山设备、军用飞机、民用汽车、重型机器、发电设备、精密仪表、新式机床、电解铝、无缝钢管、合金钢、塑料、无线电等工业生产,均已建设起来。这表明,这一时期(     
A.轻重工业得到均衡发展B.工业体系构建渐趋合理
C.工业落后面貌彻底改变D.产业结构实现重大突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如图为新中国成立后与农村改革初期前后两个16年,山东省人均粮食产量变化情况。对图示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土地改革对于农业生产的作用相对有限
B.三大改造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全面恢复
C.调整国民经济提高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
D.政策调整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印度古代算学书里,有这样一道题目:朋友们玩耍撕扭的时候,撕断了一串珍珠。六分之一的珠子落在地上,五分之一落在柜上,美女拾去了五分之一,仆人拿了十分之一,只有六颗珍珠留在穿珠子的线上,请问:这一串珍珠共有多少颗?据此可知,古代印度的算学(     
A.源自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B.领先同时代世界其他地区
C.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思维D.注重构建生动有趣的情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如图为意大利画家马萨乔创作于1420年代的代表作《纳税银》。在《纳税银》中,马萨乔巧妙的利用光线下的衣皱和人物脚下的影子表现人物的体量感,并通过处理近远景的虚实、色调冷暖来塑造空间关系。该画体现了(     

A.文艺复兴的转型B.科学革命的兴起C.宗教改革的影响D.人文主义的弘扬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3. 按照规定,英国近代文官考试适用于“以公民身份为王国政府服务、未在政治部门、司法部门任职的工作人员;根据特殊规定提任某些其他职务的人员;以个人身份为王国政府服务,从王室的年俸中支薪的工作人员”。据此推知,英国近代文官政治(     
A.滋生了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B.提升了政府工作的效率
C.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D.减轻了国家财政的负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20世纪20年代,斯米尔诺夫指出:苏联新的富裕农民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富农、剥削者和“村社的破坏者”,他们占有大量土地,雇佣雇农,经商和放高利贷。另一类是富裕的劳动农户,他们以家庭劳动为基础,并基本上致力于农业生产。推动当时苏联“新的富裕农民”阶层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十月革命的影响B.余粮收集制的推行
C.新经济政策的实行D.农业集体化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有学者在论及某一历史事件的影响时说,它“动摇了东南欧小国对英法的信任,削弱了潜在的反法西斯力量。在这一过程中苏联一直被排挤在外,⋯⋯这一切都加深了苏联对英法的猜疑,为后来苏英法的谈判造成了心理障碍”。该历史事件是(       
A.国际联盟的创建B.《非战公约》的签署
C.《慕尼黑协定》的签署D.德国突袭波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在欧洲扩大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大量吸纳东欧国家加入,提出北约“战略新概念”;而在亚太地区强化美日军事同盟关系,提出了“美日防卫合作指针相关法案”。这反映出(       
A.门罗主义政策的延续B.美国企图构建单极世界
C.冷战竞争的烈度增强D.世界局势日益动荡不安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7. 战争推动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希腊化时代的雅典已经沦为马其顿势力范围内的政治配角, 新兴的亚历山大里亚(亚历山大城),在公元前3世纪末到公元前2世纪初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经济繁荣使托勒密王朝得以延揽大批著名学者,从而开启了古典学术史上的亚历山大里亚时代。托勒密王朝的统治者采用雅典模式,邀请雅典著名学者指导图书馆建设。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许多杰出学者都曾作为馆员工作,或与图书馆有关系。作为古代世界最大的皇家研究院,亚历山大里亚博学园可以说是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学园的翻版,是一个教学和研究中心。亚历山大里亚学者在语言学、文学和科学领域取得重要成果,代表性的有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埃拉托斯提尼。

——何立波《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与托勒密王朝的世界意识》

材料二 独立后,拉美国家带有英、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特点的制度安排成为了各国的一致选择,但实际上真正掌握着政局走向的是各色考迪罗。他们在政治制度的既定框架内行事,扮演着总统、省长和部长等各种角色。因为,   “当时的社会需要考迪罗来维持”。考迪罗统治秩序有其制度支柱。独立战争摧毁了旧秩序,建立了新秩序。军队在除旧布新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军队及其领袖考迪罗也因此在新的统治秩序中毫无疑问地居于核心地位。依附于政权的天主教会主张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对现有秩序的无条件遵守,此外,考迪罗本身就是大地主,考迪罗制在本

质上就是大地主阶级的寡头统治体制。“拉美各国在独立后都程度不同地遭受了考迪罗主义的危害。考迪罗制度是造成拉美政治经济长期落后的主要因素之一。”

——摘编自刘波《拉丁美洲政治发展进程研究》

材料三 在现代民族国家和政治现代化各方面的构建和发展中,印度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要弱的多,印度现代政治文化在其整合形成过程中“英国化”痕迹很重,带有西方特色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在印度已扎下根。尼赫鲁及其领导的国大党将“世俗主义”确定为印度建国的三大原则之一,奠定了民主政治文化的主导地位。现代印度社会分化为众多社会集团,各个集团经济实力、政治权利和宗教信仰的不同造成彼此之间矛盾不断,而国家则需要不断协调不同社会集团的利益诉求,兼顾不同阶层和不同教派的政治心理。因此,各个社会集团的政治亚文化对政府的决策有着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印度国家权利的多元化。

——摘编自郭祥俊《中印现代政治文化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历山大里亚时代”到来的历史条件。分别指出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埃拉托斯提尼在科学领域的重要成果。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拉丁美洲考迪罗们能够维系统治秩序的“支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拉丁美洲考迪罗体制确立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印度现代政治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成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时期,武汉地区繁荣昌盛,既因为水陆交通枢纽的位置成为“九省通衢”,又因经济发达得以与北京、苏州、佛山并称为“天下四聚”。晚清以来,武汉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城市之一,并建立了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湖北枪炮厂等一批中国早期的近代化企业,奠定了一定的工业基础。近代武汉铁路网的形成,带动了武汉近代化的发展。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工程第八营士兵在武昌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拉开了推翻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序幕。

杜伊斯堡位于西欧第一大河、德国的摇篮莱茵河畔,是位于德国西部的重要工业城市,被称为德国的钢铁心脏。19世纪上半叶,随着鲁尔区的工业发展,杜伊斯堡也成为著名的煤矿和钢铁生产基地,对德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武汉与杜伊斯堡于1982年建立友好关系,这也是中德两国结成的第一对友好城市。今天,杜伊斯堡是80%从中国驶来列车在欧洲经停的第一站,已有100家中国企业落户杜伊斯堡。

——摘编自《中德友好省市清单,你在哪座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武汉发展的原因,并概括武汉和杜伊斯堡在近现代发展中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武汉和杜伊斯堡结为友好城市的历史背景。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67~1894年中外贸易统计表(单位:千海关两)

类别



年份

进口

总值

进口商品比重(%)

出口

总值

出口商品比重(%)

鸦片

棉布、棉纱

铁、锡、火柴、煤、糖、煤油

茶叶

生丝

棉花、牛皮、羊毛等

1867~1869

64283

39.81

28.86

31.33

58041

56.04

31.44

12.52

1870~1874

66422

39.12

32.30

28.58

66720

52.69

33.67

13.64

1875~1879

72 868

41.84

26.82

31.34

71 332

48.22

31.25

20.53

1880~1884

79 050

37.49

29.43

33.08

70 804

45.53

26.66

27.81

1885~1889

102 722

27.48

34.70

37.82

83 484

36.98

23.57

39.45

1890~1894

141 932

21.10

34.98

43.92

107 083

27.29

24.09

48.62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对比表中进出口商品的相关数据,提取一项数据并说明其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历史现象进行阐述。(要求:提取信息准确,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材料分析题
2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
经济与社会生活
3
中国古代史
3,4,5
4
中国近现代史
5
世界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4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单题
20.65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单题
30.4隋唐科举制单题
40.65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单题
50.65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单题
60.65太平天国运动单题
70.4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单题
80.4敌后战场的抗战单题
90.65一五计划单题
100.65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单题
110.65古代印度文明 单题
120.65文艺复兴 单题
130.4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单题
140.65新经济政策单题
150.65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单题
160.65两极格局的瓦解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0.65战后亚洲的民族独立
180.65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三、论述题
190.65瓜分中国的狂潮  民族危机的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