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考模拟卷(押题卷)历史试题(三)
辽宁 高三 模拟预测 2024-05-20 12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北京新宫遗址距今约3500—3300年,墓葬中出土了靴形足彩陶尊等彩绘陶器、玉玦、绿松石项链、红玛瑙串珠、扣针形带翼喇叭口金耳环等随葬品(见图1、图2)。据研究,玛瑙串珠、绿松石并非本地所产,靴形器在甘肃临洮寺洼文化中可以见到,彩绘的花纹是中原地区流行的样式。据此可知,新宫遗址时期(     

A.陶器技术领先其他地区B.区域文明之间存在交流
C.玛瑙和绿松石普遍流行D.金银饰品制作工艺高超
2024-05-1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考模拟卷(押题卷)历史试题(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周代,许多日常冠礼(男子成丁礼)、婚丧礼、宗族成员的盟誓等,均在宗庙进行,宗庙被视为宗族的象征。《左传》记载:“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亡父宗庙牌位)庙”,从异姓到同姓、再到同宗、同族,血缘关系由远到近,强调了宗子(指大宗的嫡长子)的权威。由此可见,周代宗法制(     
A.维护了社会的长期稳定B.形成了严格的等级秩序
C.强化了统治者专制统治D.构建起和谐的祭祀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下表为汉代豪族樊重和樊宏的庄园记载。由此可见,汉代的庄园经济(     
记载出处
(樊重)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赀至百万。其兴工造作,为无穷之功,巧不可言,富拟封君郦道元《水经注·比水注》
(樊宏)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倍,至乃开广田土三百余顷。其所起庐舍,皆有重堂高阁,陂渠灌注。又池鱼牧畜,有求必给范晔《后汉书·樊宏传》
A.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B.导致地方割据局面出现
C.呈现出自给自足的特征D.促进了自耕农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4. 唐高祖要求五品以上的京官和诸州总管、刺史向朝廷举荐人才。武则天长安二年曾一次授官“百余人”;长安三年,增“置员外郎二千余员”。唐中宗时期所谓“斜封官”多达“数千员”。在唐代的统治阶层中,士族占66.2%,小姓占12.3%,寒素(家世贫寒之人)占21.5%。由此可见,唐代(     
①阶层固化现象日益严重   ②科举制度缺乏社会基础
③选官用人机制尚需完善   ④门阀士族社会影响力大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宋代时人曾感叹道:“古者乡田同井,人皆安土重迁,流之远方,无所资给,徒隶困辱,以至终身。近世之民,轻去乡土,转徙四方,固不为患。而居作一年,即听附籍,比于古亦轻矣。”由此推知,当时(     
A.国家不再对社会成员加以控制B.社会上门第观念逐渐趋于淡化
C.户籍变革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D.人员无序流动激化了社会矛盾
2024-05-2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考模拟卷(押题卷)历史试题(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明清时期,黄淮流域药神华佗庙会繁华,如淮河流域的亳州是全国闻名的四大药材集散地之一,祭祀华佗的庙会也成为中药材贸易集市;河南商城县“九月初九为华祖会(华佗庙会),九月十九为关帝会,以华祖会最胜。药材市兴,商贾云集”。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的民间信仰(     
A.提升了商人阶层的社会地位B.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推动了黄淮药材市场的兴起D.凸显了社会教化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了《商人通律》9条,对商人的身份、享有的权利、应遵循的通行规则等做了比较具体的规定;接着又颁行了《公司律》131条,分别规定了公司分类、创办呈报法、股份、股东权利、董事、股东会议等细节。这些政策的出台(     
A.促使企业形成良性运转状态B.体现出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
C.健全了近代公司的经营理念D.改变了传统商人的社会形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有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们所宣扬的科学,并不是科学本身,而是用科学及其所蕴含的价值来抨击中国传统价值观,希望以科学的世界观取代传统的生命哲学。陈独秀、胡适、吴稚晖等相信科学万能,反对宗教、民间信仰以及传统价值。该学者意在说明,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科学”(     
A.具有片面性和非理性的色彩B.反映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兴起
C.抨击了尊孔复古的价值取向D.与近代经世致用思想相一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1949年1月底至2月上旬,中共领导人和苏共领导人在西柏坡会晤,详细讨论了中国革命形势、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构想,以及中国共产党对于未来中苏关系等重大问题的原则立场和主张。双方还就苏联承认新中国并提供经济技术援助等问题达成初步共识。这一会晤(     
A.秉持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B.推动了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
C.奠定了中苏友好关系的基础D.践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如表为1985—1997年中国各类企业税收收入统计(单位:亿元人民币;%)。据此可知,该时期的中国(     
年份总额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其他企业
数额占比数额占比数额占比
19852040.79595.8429.20100.224.911344.7365.89
19892.727.20583.3921.40116.844.282026.9774.32
19934255.10582.7113.7095.692.253576.7084.05
19978234.04721.288.76168.752.057344.0189.19
A.市场调节占据主导B.社会经济活力增强
C.所有制开始多元化D.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2024-05-1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考模拟卷(押题卷)历史试题(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