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 >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14 题号:22861642
如图为1908年湖北学务公所上报朝廷的学校类型及数量统计图(部分,单位:所)。据此推知,这种教育领域的现象主要缘于(     

A.朝廷选官制度的变革B.公务员等级制度的实行
C.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D.西方文官考试制度传入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明清时期,“士绅”凭借私人威望与能力辅助地方政府处理各种临时性公共事务如教育、治安等。19世纪末20纪初,“旧吏多裁,今之教育、警察机关,多为本县之士绅”。这一变化反映了(     
A.近代工业发展促进社会流动B.革命风潮加速传统社会瓦解
C.西学东渐造就新型教育体制D.制度嬗变推进权力主体变迁
2022-11-04更新 | 33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1905年,张謇向清政府上奏:“窃维东西各邦,其开化后于我国。而近今以来,政举事理,且驳驳(迅速)为文明之先导矣。揮(探摸)考其故,实本于教育之普及,学校之勃兴。然以少数之学校,授学有秩序,毕业有程限,其所养成之人才,岂能蔚为通儒,尊其绝学,盖有图书馆、博物院,以为学校之后盾。使承学之彦,有所参考,有所实验,得以综合古今,搜讨而研论之耳。”张謇旨在强调(     
A.公共教育资源对社会发展的作用B.学校教育对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C.近代中国的教育远远落后于西方D.图书馆、博物院比学校更重要
2023-05-17更新 | 61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外务部在选人方面,先是沿用经由总理衙门章京考试而选拔的旧人。到1906年后,改用奏调之法。从此进入外务部的新人在结构上发生重大变化,他们不再是科举正途出身,而更多是从驻外群体、外语人才中调用。上述材料表明
A.科举制被废除B.政府重视外交人才
C.外务部引进实用人才D.清政府外交趋向近代化
2022-01-01更新 | 4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