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这种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土地的集体所有的性质,但使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材料中的"制度”是指
A.农业合作社B.人民公社体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乡镇企业制度
2 . 1979年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到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C.系统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7-05-20更新 | 347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南城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观察《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对图中曲线峰值描述准确的是

A.1957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完全建立
B.1984年: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并已经初见成效
C.1993年: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确立
D.2008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推动发展的结果
4 .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由此表明土地流转
A.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权性质
B.更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C.取消了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
D.终止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 . 1979年春,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出席中央工作会议,他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现在中央的权力过于集中,地方上感到事情很难办。……我请求中央允许在毗邻港澳边界的深圳、珠海与重要的侨乡汕头市各划出一块地方,搞贸易合作区。”这个建议的背景
A.农村经济改革刚刚拉开序幕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启动
C.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D.中央开始推进企业自主管理
6 .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是
A.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化
B.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
7 . 从1957年到1978年,中国农村的一个生产队未能向国家交售1斤粮食,反吃了国家25万斤返销粮;1979年以来的两年半时间中,这个队却向国家交售了10万斤粮食,等于以前全队三年的粮食总产量。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生产自主权扩大刺激了农业生产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重大作用
C.人民公社化运动激发生产积极性D.取消农业税极大地减轻农民负担
8 . 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公社制度的解体使广大农户从“集体”的束缚下得以解放,形成了“户为基础”的家庭农场农业新格局,成为农村改革巨大成功的基础。材料信息说明
A.公社制度的解体使农村经济改革的前提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符合当时农村的实际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城市的改革提供了借鉴
D.农民土地所有制的推行增加了农民的收益
2017-04-2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9 . 下面分别是两幅反映不同时期农民劳动场景的图片。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两个时期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都很高B.图二反映出农村工作出现右倾错误
C.图一说明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效果显著D.图一到图二透视出农村经济体制已调整
2017-04-2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10 . 1983年,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对“超过规定雇请多个帮工”采取“不宣提倡”、“不要公开宣传”、“也不要急于取缔”的“三不”政策,“因势利导,使之向不同形式的合作经济发展”。这说明当时
A.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B.继续稳定发展联产承包责任制
C.明确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D.以市场调节为主要的经济手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