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2015年7月15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同志因病逝世于北京。凤阳小岗村村民送来挽联“想吃米,找万里;小岗人,怀念您”“万书记,你让父辈吃饱了饭”。小岗人这么深情悼念他,是因为他曾以非凡的胆识支持的农村改革
A.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向私有的转变B.让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
C.完全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D.使农民获得了生产与分配的自主权
2020-08-20更新 | 179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业改革过程中最重要的意义不是发展农村的经济,而是使农民重新获得了经济自由。”这里的“经济自由”是指农民
A.获得土地所有权B.获得生产经营自主权
C.解决了温饱问题D.经济收入大幅度提高
4 .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包干到户。此后,四川、贵州、甘肃等地的包产到户也在摸索中发展。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一些地区的群众要求包产到户,“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这反映了党和国家
A.决定实行农村多元化经济所有制B.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顺应并肯定了群众的要求与探索D.引导全国各地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2020-07-11更新 | 5558次组卷 | 82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第三中学、吉安县第三中学、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5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正统观念认为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必然产生剥削,必然走向资本主义;包产到户,自由市场是产生资本主义的温床,为此而遭到批判、处分的干部上到中央、下至基层。因此,安徽的做法引起很大的争议。以上材料说明
A.思想改革是经济改革的先导B.经济体制改革永难达成共识
C.正统观念成为改革重点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受阻严重
2020-06-1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土地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因此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A.保护了农民利益B.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改变了经营方式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2020-06-14更新 | 144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3-2014年江西赣州厚德外语校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7 . 1978年后,随着农村改革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显现,日益造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改革态势。这一态势
A.加速了人民公社体制解体B.催生了国有企业的股份制
C.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合法化
8 . 从1985年开始,我国正式取消粮食的统购,改为合同定购,任何单位不得再向农民下达指令性生产计划,定购以外的粮食可以自由上市。这一举措
A.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B.实现了农民对粮食的自由支配
C.深化了土地所有制变革D.体现了粮食价格市场化导向
9 . 李新回忆1978年后,“从机耕退到人耕,确实令人感到可笑”,但是“他们不惜出力出汗,也要把地种好……原来一匹大牲口不过1000元,小毛驴只卖三四百元,后来大牲口涨价到1500元以上,小毛驴更时兴,涨到800元以上”。耕地牲口的价格猛涨证实了(     
A.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B.人民公社旧体制的废除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0 . 苏联赫鲁晓夫执政后对斯大林时期推行的集体农庄进行改革,中国改革开放后也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们(  )
A.都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性调整
B.都突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都超越了两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D.都是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入发展在两国的反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