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2018·全国·一模
1 . “拨乱反正”,同时也是世界秩序变动的产物。换言之,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方面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另一方面也是根据世界格局的变化所做出的决策。材料内容表明中国的改革开放
A.是中国自身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B.是当时客观形势的必然产物
C.是对“文革”的全面反思与纠正
D.使中国成为多极化中的一极
2018-05-18更新 | 7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超越地域的专业性、综合性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开始在我国农村涌现出来,有流通领域的国营公司、代销社和新组建的各种专业公司与农户的联合,有国家设在农村的技术推广单位、农垦企业与农户的联合等等。这种现象的出现
A.弥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不足
B.体现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向农村的扩展
C.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和乡镇企业的发展
D.加快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偿转让
3 . 自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基本上按现有人口平均分配,把整块土地分割成许多小块,实行分户经营,农民还在沿用传统手工劳动工具。这说明我国当前的农村经济
A.大体仍处于自给自足状态
B.能有效挖掘现有土地潜力
C.带有浓厚的小农经济色彩
D.较难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
4 . 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A.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B.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改革
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D.大伙儿对他的背叛
2018-04-08更新 | 234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6届江西南昌二中高三上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卷
5 . 以下为某合同范本的部分内容

对此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土地所有制与建国初期的土改一致
B.与三大改造类似,都通过合作社组织生产
C.与人民公社类似,生产规模都有扩大
D.从根本上调整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相关记载,1986年,随着棉花产业的兴起,某地区扩大了棉花及与棉花接茬连作的作物面积,减少水稻种植;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因棉花市场疲软,导致棉花种植面积下降,其他经济作物相应的得到增加。材料主要反映了
A.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产
B.市场经济下,农民疲于应付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
D.农业种植须加强市场指导
7 . 《2007—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制造业占世界制造业的份额不足1%,而今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份额已经提高到8%以上,中国成为世界第三的制造业大国。中国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包括
①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③牺牲了农民的部分利益
④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遏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18-02-1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湾里区2016届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检测试卷
8 . 从1985年开始,国家由“以调为主,转向“调放结合“,除了有计划地提高部分粮食收购价格外,还取消了粮食派购制度,实行合同定购,定购以外的粮食可以自由上市,即实行“死一块,活一块”的“价格双轨制”。材料表明当时
A.农民可以自由销售粮食B.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深入
C.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D.传统经济体制有所改变
9 . 1980年和1981年连续两年,中国农用机械产销大幅度下降,1981年农机总产值比1979年下降28.8%。1982年以后,农机工业开始回升,1985年总产值比1980年增长78%,这些变化反映出当时
A.农村经济活力增强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出现反复
C.农机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D.政府加大对工业的投资力度
10 . 以下两幅图反映当前某省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向和形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农村土地改革的市场化程度提高
B.坚持土地公有制是农村改革的前提
C.发展非农产业是农村致富的关键
D.市场经济体制下土地流转势在必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