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三权分置”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又一重大制度创新;即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分开,实现“集体所有、农户承包、多元经营”。“三权分置”的实施旨在
A.变更土地所有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B.实现统一经营,适应国家工业化要求
C.维持农村经济持久活力D.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 . 从1979年到1982年,我国先后四次提高储蓄存款利率,到1984年我国银行存款余额增长了2.16倍,贷款能力增长了1.576倍。贷款对象由国营企业扩大到城镇集体及个体工商户。据此可推知,这一政策调整
A.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B.深化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体现国家宏观调控产业布局D.稳定了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3 . 改革开放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为“两权分离”。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格局,这一变化(  )
A.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出现根本性变革B.展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
C.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退出历史D.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2020-04-25更新 | 289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4 . 1953年我国对粮食统购统销模式制度化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004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重点提及运用“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方针,两年后,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上述政策发生转变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B.增强国有企业经济活力
C.优先发展我国的重工业D.使农民获得生产自主权
5 . 改革开放后,我国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2%上升到1991年的59.2%。在农业产值中,种植业所占的比重由1985年的64.5%下降到1990年的60.3%,林牧渔业则相应由35.1%上升到39.7%。这说明
A.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B.农民从温饱迈入小康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6 . 如图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由图可知

农民富起来了
A.农村走向富裕得益于粮食的丰收B.制度创新是农村经济活跃之本源
C.工业化为农村经济提供技术支持D.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得到了落实
7 . 1977年11月,安徽省委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并制定了“省委六条”,主要内容包括“搞好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工作,积极地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生产队实行责任制,只需个别人完成的农活可以责任到人”等,这一规定
A.反映出我党工作中心的转移
B.巩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突破了农村“左”的政策束缚
D.维护人民公社经营自主权
2019-10-07更新 | 612次组卷 | 33卷引用:江西省莲塘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冲刺试卷五
8 .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村盛行一些民谣:“春风吹,暖心间,责任制,大包干,真是一副好灵丹。”“全家一起干,不到天黑不吃饭。”“干一年,吃饱饭,干二年,产量翻,干三年,搬穷山。”这反映出
A.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B.改革符合我国的实际
C.浮夸风继续严重泛滥
D.土地流转有利于致富
9 . 1979年9月,中共中央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除有法律规定者外,不得用行政命令的方法强制社、队执行,应该允许他们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因时因地制宜,保障他们的自主权,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该决定主旨是
A.肯定国家原有经济发展模式
B.提高农民在实践创新中的积极性
C.决定推行农业的生产责任制
D.建立适应生产力的市场经济体制
10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一家人种几亩田地的土地经营模式,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在国外一个人就能做好的事情,就能种的田地,到了中国却需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来完成。这样的低效率自然造成了农民的贫苦。这反映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符合自给自足的农业传统
B.造成土地所有权的分散
C.亟需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D.忽略了人口众多的国情
2019-08-14更新 | 2724次组卷 | 4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文综-历史集中训练(四)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