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1 . 下列图示为1978~1984年中国农民粮食销售(图1)与国家收购(图2)情况(单位百万吨)。这可以说明

A.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基本形成B.市场对粮食供求调节作用有限
C.粮食流通渠道呈现单一化趋势D.农村经济所有制结构有待优化
2022-03-16更新 | 463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1981年山东一家农村社队企业产值和利润分别比1980年增长159. 8%和400%,产品成本比1980年降低23%,且产品质量稳定在国家一类产品标准的水平上。其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B.国有企业改革逐渐展开
C.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D.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形成
3 . 下表是1949-1985年中国农民进城情况阶段性特点。这一特点的变化反映了
时期特点
1949-1957年相对自由到规范和限制
1958-1976年“大出大进”;逐渐严禁
1977-1985年日趋活跃;渠道日益多样化

A.农民生活水平发生巨变B.经济体制发生变动
C.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D.基层治理走向宽松
4 . 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实行这一政策的地区一个最直接的后果是
A.基本都取得了农业大丰收B.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经济形势D.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社会面貌
5 . 1979年,中共中央提出对贫困地区的粮食、棉花、油料、畜产品、水产品等农副产品提高收购价格,给予贫困地区1至5年的农业税减免,对贫困地区的乡镇企业、小企业、个体商贩等均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等优惠,由此可见
A.党和政府的扶贫方略趋于成熟B.扶贫工作与农村改革同步进行
C.非公经济率先在贫困地区试点D.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革
2021-05-14更新 | 802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六)历史试题
6 . 1958~1980年,湖南省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2.4%,粮食产量平均每年递增23%1981~1984年,全省农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递增6.7%,粮食产量平均每年递增5.3%。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B.超级杂交水稻的研发和全面推广
C.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逐步推行D.农业税取消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2021-05-04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1978年到1987年北京市居民部分食物人均消费(单位:公斤)变化情况。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种类             年份19781987
粮食182.7123.6
肉类19.229.9
禽类12.9
鲜奶8.615.4
A.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B.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C.企业生产自主权扩大D.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8 . 下表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中国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统计表(单位:元)。依据表格数据变化可知,当时
年份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差距指数
1986年410.321068.691︰2.60
1988年491.691224.271︰2.49
1990年667.621897.291︰2.84
1992年750.352287.521︰3.05

A.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B.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效
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经济政策有待继续完善
2021-04-25更新 | 369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考前保温卷(1)历史试题
9 . 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B.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2021-04-20更新 | 276次组卷 | 58卷引用:2016届湖南益阳箴言中学高三上期第三次模拟(11月)历史试卷
10 . 1979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发展农业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到,“也可以在生产队统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实行超产奖励”。这反映出当时
A.计划经济体制仍占主导地位B.思想解放助推农业增产
C.农业生产自主权限扩大D.包干到户的雏形已出现
2021-04-11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