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1 . 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收入
农村(家庭收入)
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8.0%
消费水平
农村
8.9%
城镇
4.5%

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2019-01-30更新 | 1673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9年湖南省宁乡一中高三5月第二次仿真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2 .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80年代初开始,到如今发展到了攻坚阶段。以下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先锋B.提高社会生产力是目标
C.实质是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制度D.以市场调节取代政府干预
2019-01-30更新 | 7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3 . 1980 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农业机械的大规模使用
C.乡镇企业的发展
D.改革开放大规模引进外国农产品
4 . 1990年,承包经营农户占农村总户数的96.3%,家庭承包的土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98.6%;农村第一产业收入的95.4%来自家庭经营;在农村各经营层次中,家庭经营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8.6%。据此可知
A.市场经济体制显示了经济发展成效
B.农业生产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C.非公有制经济主导了经济社会发展
D.农村出现了家庭农业和市场的结合
5 . 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下列对这一决定解读错误的是
A.发展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是当今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C.变更了中国农村土地所有权
D.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和土地经营效益
7 . 据统计,中国农村1984年获得了创纪录大丰收,产量从1983年的3.05亿吨达到4.07亿吨,人均粮食产量超过了1957年,乃至解放前的最高水平;粮食增产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了1979—1984年间的4.9%。这可以佐证
A.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农业建设上
B.农业实现了现代化生产
C.市场经济对农业具有推动的作用
D.经济改革助推农业发展
8 . 表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
198229.2874.925.389.5817.01
198823.28773.5295.58372.55623.23

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2018-06-09更新 | 7833次组卷 | 9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19届高三11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9 . 1985年,国务院下发相关文件,要求各地用合同订购、市场收购的方式取代统购派购农副产品,同时鼓励通过多种渠道集资建路,发展交通运输。这些政策
A.激发了农业生产活力
B.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
C.旨在缩小城乡差距
D.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0 . 20世纪80年代,广州许多大学科研能力突出的老师利用周末到珠三角的乡镇企业进行“技术性”指导。通常在星期六由企业接走,到星期日又送回学校。这一现象说明
A.“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B.“科教兴国”战略深入人心
C.城市经济改革获得进展
D.科学技术提升经济效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