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有学者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使用权限上界定了集体与农户间的关系,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变革从经营权限上理顺了国家与农民间的关系,税费全面取消从经济层面上正了农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统筹城乡发展理顺了城乡两极分化、对立的关系。这说明党制定农村政策(     
A.以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建设为前提B.着眼于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C.深刻把握农村改革的市场化方向D.旨在平衡农民与政府的关系
2 . 1978年年初,安徽部分农村通过产量来考核生产单位的生产绩效,并将核算单位缩小至生产作业组。1979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会议,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点。这反映出当时(     
A.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安徽对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探索
C.农业生产市场化的趋势形成D.改革开放率先在安徽推广落实
2024-05-0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长沙市一中城南中学等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农村土地政策经历了“农民个体所有,家庭自主经营”、“劳动群众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两权分离”和“三权分置”四次调整与改革。对新中国土地政策改革理解正确的是(     
A.历次改革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B.集体土地的经营权不可以转让
C.历次改革坚持土地所有权不变D.改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024-04-28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978年秋,面对严重旱情,安徽省委做出规定,凡是超过计划,积极创造条件扩种小麦的,其扩种的面积,收获时不计统购,由生产队自己支配,同时允许社员充分利用“四旁”零星土地多种蔬菜、蚕豆和小麦,谁种谁收。这一规定(     
A.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调整了农村所有制结构D.贯彻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
2024-04-2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教学检测(四)暨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80年代,中国各地出现了“第一村”,如山西省靠办暖气片厂发家致富的“第一村”赵家堡;陕西省办砖厂和石料加工厂的“第一村”袁家村;河南省的南街村则创办了全国最大的方便面厂。这类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B.城乡经济差距逐渐缩小
C.政企分开的原则得到贯彻D.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2024-02-2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4届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1979~1984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由18亿余亩减少到16.9亿亩,平均每年减少近2000万亩。粮食亩产由337斤提高到481斤,平均每年增长24斤。这一现象的出现(     
A.适应了种植业结构的调整B.引发了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C.解决了国家粮食安全问题D.促进了育种技术的进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小说《暴风骤雨》原型地——元宝村,在改革开放初期建起了铅笔厂、筷子厂等企业。2012年,该村铅笔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被称为“亚洲铅笔之乡”。昔日“光腚屯”成为远近闻名的“亿元村”。这说明(       
A.人才培养是乡村振兴的关键B.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C.城乡经济实现均衡协调发展D.新型城镇化战略已全面实施
2024-01-22更新 | 680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西省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创新部)历史试题
8 . 1986年,中央从乡镇企业所有制归属角度,将其归纳为乡(镇)办、村办、联户办、户办4种基本形式一起发展。到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4个层次的占比情况见下表。这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1987年全国乡(镇)、村、联户、户办企业比重
层次企业个数(万个)占总数%职工(万人)占总数%总产值(亿元)占总数%工业产值(亿元)占总数%
总计179021008805.1104764.110032416100
乡(镇)办企业422.42397.527.21825.838.31345.841.5
村办企业11636.62320.726.41411.529.61149.935.5
联户办企业11896.8923.610.5424.88.9282.98.7
户办企业147384.23163.335.91102 23.146514.3
A.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有所改变B.城乡间差异呈缩小趋势
C.解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D.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9 . 如图是1978年冬小岗村18位村民签下的“分田到各家,包产到户”保证书。这份“生死契约”体现了小岗人(     
A.敢闯敢试、勇于创新B.爱岗敬业、争创一流
C.顽强拼搏、永不言败D.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2024-01-0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79年初,新华社、《人民日报》对安徽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情况作了连续报道,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他们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做法,肯定了他们的经验。这组报道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A.首批经济特区的建立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D.“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