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1 . 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在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饮食文化时认为:20世纪“60年代讨饭吃,70年代有饭吃,80年代选饭吃,90年代好饭吃”。其中与“选饭吃”有关的是
①“大跃进”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改革开放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③④
2016·上海·高考真题
2 . 2016年4月,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其中“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指(   
A.经济特区的建立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土地改革运动
2019-01-30更新 | 2309次组卷 | 49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5月)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B.“ 大跃进” 运动的掀起
C.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D.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
2019-01-30更新 | 2681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西南昌八一中学等三校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4 . 据统计,至1984年底,全国农村基层组织政社分开的有91171个,已建立乡(镇)政府91171个,村民委员会946439个,保留作为经济组织的人民公社28218个。这说明
A.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已经实现B.人民公社体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C.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在稳步推进D.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
2019-01-30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江西吉安县二中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5 . 1978年11月24日晚,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一间破草屋里,18个衣衫破旧、面色饥黄的农民,借助一盏煤油灯,面对一张契约,神情紧张地按下血红的指印,并人人发誓: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小岗村,是中国改革的起点。这份包干契约,被认为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小岗村的做法
A.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
C.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D.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
6 . 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该“不足”是指
A.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
B.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C.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D.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2019-01-30更新 | 875次组卷 | 50卷引用:2013-2014年江西宜春中学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7 . 农民与土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问题。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农民在分配土地 人民公社社员在集体劳动 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
A.保护了农民利益B.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改变了经营方式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8 .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我国农业产量迅速增加。而在1953年我国从个体生产变成集体生产时,农业生产率也快速增长。这是因为二者都(   )
A.满足了当时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B.建立在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上
C.进行了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调整
D.顺应了当时国际经济发展潮流
9 . 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A
A.保护了农民利益B.改变了经营方式
C.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10 . 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下列对这一决定解读错误的是
A.发展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是当今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C.变更了中国农村土地所有权
D.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和土地经营效益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