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1 . 下表为我国1952-198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的统计。对表格所示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百万吨)
项目1952年1957年1965年1978年1980年1984年1987年
粮食163.42195.05194.53304.77320.56407.31420.41
棉花1.301.642.092.162.073.254.19
油料作物4.194.193.625.217.6911.9115.25
甘蔗7.1110.3913.3921.1122.8039.5146.85

A.粮食产量逐年稳步递增
B.一五计划以发展农业为核心
C.农业一直快速有序发展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果显著
2 . 1978年11月,安徽凤阳小岗村18个农民神情紧张地签下了一份契约,率先分田到户搞包干。这份包干契约,被认为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小岗村的做法
A.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是农村历史性的变革
B.满足了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需求
C.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途径
D.使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走上新阶段
3 . 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暗中自发将集体耕地包干到户。1979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点: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对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予以肯定,包产到户在农村迅速推广。据此可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A.从农民自发、部分地方政府试点到全国推广
B.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C.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2018-09-29更新 | 320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测试历史试题1
4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是
①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②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③关键是改变了所有制形式
④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 . 某一时期的资料记载:工资制定应把评定工分和评定工资级别制结合起来,供给制必须有所限制,以约束农村中的二流子和懒汉……有些地方出现了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责任制。材料说明
A.中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B.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仍在继续
C.是大跃进造成的严重后果
D.中国在努力克服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
2018-07-2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从1949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经历的变化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封建剥削制度→人民公社→社会主义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互助组→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人民公社
7 . 歌曲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也是时代风貌的重要载体。“爷爷说那一年变化很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地分啦!北京城开了一冬天的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以上歌词最可能选自
A.《我生在1978》
B.《Again1977》
C.《恋曲1990》
D.《相约1998》
8 . 1982年11月,陈云指出:“经济的搞活……就像鸟儿一样,要给它设定一个有范围的飞行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它的笼子,让它在大小合适的笼子里飞”。这一思想被称为“鸟笼经济”论。该理论出现的背景是
A.“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B.改革开放序幕已经拉开
C.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D.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9 . 1978年I1月24日晚,凤阳县小岗村l8户农民,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在“大包干”协议上按下鲜红的手印。这一事件
①是农民自发改革农村原有经济体制的尝试
②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具体响应
③产生了第—个吃螃蟹的轰动效应
④作为中国改革的里程碑而载入史册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0 .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两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两个时期改变组织的方式分别是
A.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