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3 道试题
1 . 有研究人员作了《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下图显示了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它说明
A.安徽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源地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非常适合国情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遭受严重的挫折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需要调整完善
2 .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动,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
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B.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D.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
3 . 1979年9月中共中央在一份决定中指出:“可以在生产队统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实行超产奖励。不许分田单干。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这表明(  )
A.人民公社体制在全国被废除
B.中共中央稳步推进农村改革
C.中央厉行改革但还有待突破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迅速开展
2021-09-2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列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有关其表述正确的是
农业合作社农民领取土地
承包合同新时期土地流转
A.结果都维护了农民利益B.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D.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2021-09-2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柴沟堡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下表中所列文件的出台有利于
时间文件主要内容
2002年《中华人民典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允许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2014年《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

A.土地所有制性质的变更B.维护农村失地农民的长远利益
C.土地公有化程度的提高D.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6 . 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这一规定
A.进一步突破了农村原有经济体制B.反映了国家市场经济的建设目标
C.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展D.体现了国家对农业进行宏观调控
7 .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出自1978年安徽凤阳农民的这段顺口溜反映的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土地改革运动
8 . 下表为1978~1986年农村劳动力从业人数统计表。可知当时的中国
年份农村劳动力总数(万人)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作物种植业人数(万人)
197831348.525677.5
198032505.926672.6
198234533.326155.5
198436623.825496.9
198638782.425365.8

A.人口总量不断上涨B.农业经济增长面临困境
C.产业结构发展失调D.农村劳动力转移日益加速
9 . 下图是《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的一份结果。问卷结果说明
A.对外开放导致农民的价值取向全盘西化
B.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民市场经济意识增强
C.农村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
D.民主法制建设使农村变得更安全和快乐
10 . 我国农业由于是家庭分散经营,每家每户分得的土地极其有限,难以进行更大更多的技术改造;加之每户的总产量不高,在当前的农产品购销政策下,主要农产品收益比较低,所以农民也缺乏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的动力。这反映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亟需赋予新的时代内涵B.土地所有权的分散存在弊端
C.忽略了人口众多的国情D.保留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残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