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到1984年,中国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和消费增长率高手城市居民。1985年以后,中国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和消费增长率则远远低于城市居民,这导致了严重的城乡贫富分化问题,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表明(     
A.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出现倒退现象B.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C.国家对城市的支持力度远超农村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待深化
2023-09-09更新 | 20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释放活力

1984年中国改革开放大事记

时间大事记
1—2月邓小平第一次南巡,视察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济特区和上海,充分肯定试办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的决策
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将社队企业改称乡镇企业,提出发展乡镇企业的若干政策;福建55位厂长的呼吁书《请给我们松绑》刊发,要求增加企业经营自主权
4月中国开始颁发第一代身份证,“职业”等没有成为身份证内容
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岛
10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支持农民进入集镇经营工商业,放宽落户政策,统计为非农业人口;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实现了党在经济理论上的新突破。
11月上海飞乐音响发行股票
12月年终盘点:“我们都下海吧”成为民间热词,中国现代企业诞生和企业家创业最为集中的一年,被称为“中国公司元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84年)》编制


提取上表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改革开放新突破”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4-02-2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双语学校2024届高三1月学科素养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春潮涌动——专业户

1981年,专业户在我国农村的少数地区开始出现,1982年普遍增多,1983年迅猛发展。据当时的农牧渔业统计,全国农村专业户到1983年底已达农户总数的13.6%。到1984年初,已占农村总农户的1347%。1984年后专业户由城镇和厂矿周围向广大农村发展;由经济水平高的地区向一般地区发展;由养殖业、种植业向其他各业发展;由生产领域向供销、加工、运输、服务、文化,以及卫生、艺术等领域发展。据安徽省统计,专业户批发商项目达83种之多。1984年的中央一号文指出,专业户是农村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应当珍惜和爱护。128日,《人民日报》在报道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时写道:会议认为,发展农村商品生产,必须认真执行发展各种专业户的大政策。

——贺耀敏等《春潮涌动:1984年的中国》


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以“春潮涌动”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对专业户现象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4 . 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不断调整国家治理的政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分别是1951年、1961年中国对外贸易额占比统计示意图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我国粮食总产量自2015年以来,连续7年超过6.5亿吨,2021年粮食总产量更是创历史新高,达6.8285亿吨。其中,谷物总产量6.3亿吨,超过美国谷物产量约1.5亿吨,约是印度谷物总产量的2倍,标志着我国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的强大基础已经形成。

——摘编《光明日报》2022510日第5版。

(1)依据材料一,指出1961年中国贸易伙伴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解决“三农”问题的两项措施名称,分析“我国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的强大基础已经形成”的成功经验
5 .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土地法规中主要阶级划分词语出现频率统计

注: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令》;

b.《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c.《中国土地法大纲》。

——改编自兰夕雨《中国共产党阶级划分词语之变迁》

材料二:1981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大规模的变动已经过去,现在,已经转入了总结、完善、稳定阶段。”1983年农业总产值为3121亿元,比上年增长9.5%,超过计划增长4%的指标。粮食产量38728万吨,比去年增长9.2%;棉花463.7万吨,比去年增长28.9%。农村商品生产发展较快,加速了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商品经济转化的过程。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两个相邻的法规,比较“地主”一词出现频率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时期我国的土地政策。
2023-12-0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河北冀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据统计,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从1978年的57.5%降至2007年的36.3%;且同时期的农村居民食品消费占比比例也从1978年的67.7%降至2007年的43.1%。该统计数据的变动情况主要说明(     
A.城乡消费结构日趋合理B.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拉大
C.城乡经济发展受到阻滞D.城乡消费观念存在差异
2023-11-2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40年来,农村改革波澜壮阔,一系列石破天惊的改革壮举推动农村发生革命性变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8%,带动广大小农户迈向农业现代化。粮食产量由6000多亿斤提高到1.2万亿斤,农民收入由130多元增长到1.4万多元,实际增长17倍多。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增加近40平方米。城镇化率比1978年提高40.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就业占比由70.5%下降到27%,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31下降到2.71

——摘编自韩长赋等《改革开放40周年理论研讨》

材料二   深圳1980年和2019年社会经济发展数据对照表

项目
时间
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财政收入
(单位:亿元)
外贸进出口总额
(单位:亿美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802.710.181978元(1985年)
201922000942443156.25万元

(1)阅读材料一,概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重大变化。结合所学,指出针对农村的“改革壮举”。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深圳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历史地位,并简要分析经济特区的特殊之处。
2020-12-09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1届高三12月教学测试历史试题(选考)
9 . 改革须从国情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图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农产品商品化发展情况


材料二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材料三   计划经济条件下,虽然有合理配置资源的理论可能性,但实际操作不可行。……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在1956年全面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后,已经发现问题,也曾做过放权让利的努力,但效果不好。邓小平1978年领导的经济改革开始打破传统的计划体制,逐渐建立一种新的机制,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王浩倩《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图中数据变化的农业政策因素是什么?并简述该政策推行的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四大在该机制方面的理论贡献。
10 . 如图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化与城市化增速变化及预测情况的统计。由如图可知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改革开放促进了工业化进程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