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6 道试题
1 . 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有关其表述正确的是

A.结果都保护了农民利益
B.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
C.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D.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 . 《大江大河》是2018年底热播的电视剧,剧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上世纪末期中国社会的重大历史现象,剧情梗概如下:

家庭出身不好的宋运辉一直备受歧视,但是他把握着机会,在1978年高考中以全县第一的成绩升入大学,毕业后当上了国企的技术员,奠定了成功人生的基础,但也在新时代的变革中逐渐迷失。他的姐夫雷东宝是小雷家大队的农民,复员后回村带领村民紧跟政策,实行土地承包,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但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最终绊倒在新事物脚下。个体户杨巡在翻滚向前的时代中手忙脚乱抓住过商机,也踩踏过陷阱,生意场上几经波折,最终拥有了自己的产业


结合中国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当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剧情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3 .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这个顺口溜称赞的是
A.农业合作社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
D.1950年土地改革
4 .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联产承包计酬、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由此在全国掀起了农村改革的高潮。这一规定解决了农村人民公社体制下
A.土地所有制问题
B.经济结构单一性
C.劳动力出路问题
D.“一大二公”的弊端
5 .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这种责任制使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6 . 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报》发下表篇题为《乡镇工业看苏南,家庭工业看浙南——温州33万人从事家庭工业》的报道,并提出“温州模式”的概念。“温州模式”能够出现的前提是
A.国有企业经营困难
B.城市基本实现工业化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D.人民公社体制的变革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由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斯大林模式
凯恩斯主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新自由主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南方谈话


从表格中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运用这三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评析。(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仙配》是黄梅戏的一个优秀剧目。其中唱到:

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男:绿水清山带笑颜。

女:从此不再受那奴役苦,男:夫妻双双把家还。

女:你耕田来我织布,男:我挑水来你浇园。

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男: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二: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以下二个问题:一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二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用什么办法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这些困难呢?当然,国家要大力帮助。……另一条道路是新道路,是领导农民组织起来,靠大家互助合作的力量

——邓子恢在《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材料三:1978年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这次土地改革,将土地产权分为所有权和经营权。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经营权则由集体经济组织按户均分包给农户自主经营,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承包合同履行的监督,公共设施的统一安排、使用和调度,土地调整和分配,从而形成了一套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1)材料一这段歌词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是什么?这种经济在19世纪中期开始迅速解体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最终解体的时间于何时?
(2)材料二表明农业生产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新道路”指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特征。
(4)结合材料四以及所学历史知识,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
9 . “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1984年每个农业劳动力所创农业产值近890元,比1980年提高34.8%,年均增长7.8%,大大超过1953年至1978年平均增长1.2%的水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农村土地经营权的调整
D.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影响
2019-04-15更新 | 158次组卷 | 18卷引用: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9月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8年,“开放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口号。

材料二   “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这是70年代末广州郊区的宣传标语。

材料三   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WTO”成为最流行的口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口号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在实践中出现了哪些失误?
(2)材料二中的口号反映出农村生产关系将要发生怎样的变化?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为“与国际接轨”,中国政府做出了哪些努力?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