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打工潮"的发展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0年代,潘海工业快速发展,城市经济有了极强地吸收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全国劳动力市场开始形成,中西部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开始离土又离乡,向沿海城市转移。


1992年以后中国突然出现前所未有的打工潮,当年就有大约4000多万农民工流入沿海和城市去打工,此后外出打工农民越来越多。

21世纪第一个十年后,随着内地承接产业转移,越来越多的打工人员回到家乡工作创业。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劳工"来到中国工作和生活。

——摘编自《百度文库》


(1)编写一幕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打工人物的对话。(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中国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图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结合打工人员流动的变化,说明"打工潮"的变化是一部"经济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8 年前,多数社队企业都是由作为政社合一的社队(或作为基层政权的乡村)举办的,在人事、劳动和工资制度等方面存在着“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的现象。从1979年开始,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许多乡村对企业实行放权,通过集体承包、厂长(经理)承包等形式,把企业承包给集体或个人,并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给企业充分的自主权。同时,企业内建立生产责任制,切实把企业的经营成果、职工的劳动贡献与职工的物质利益结合起来。整顿财务管理,推行经济核算,降低生产成本。1978-1984 年,社队(乡镇)工业总产值由385.26亿元增长到1245. 35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0.8% ,远远超过了全国工业和城镇集体工业的增长速度,开始展现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面貌。

——摘编自汪海波《新中国工业经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社队企业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社队企业改革的意义。
2020-07-0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高中联合体2020届高三模拟测试(四)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企改革的三个阶段

阶段一

1978年,国务院在四川选择重庆钢铁公司、四川化工厂等6家企业作为试点企业,允许企业在增产增收的基础上,提留少量利润作为职工奖金。

1979年,国家扩大了试点企业的范围,将生产计划、资金使用、产品销售、利润分配、人事安排等权力下放给企业。

阶段二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肯定了股份制是企业财产所有制的一种组织形式。

阶段三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国家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等国企改革思路。

1998年,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等一大批大型企业集团相继组建,并实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摘编自钟祥财《经济史学视域中的国企改革》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国企改革的阶段性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国企改革不断深化的原因。
2018-03-10更新 | 354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18届高考模拟(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