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1 . 1985年,国家取消了计划外价格不得高于计划内价格20%的限制,生产资料“双轨制”价格政策正式实施;1988年,国家决定放开价格管制,取消价格双轨制;1989年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后有步骤的、稳妥的价格改革重新回归。这表明我国
A.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B.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C.政府减少对经济的调节
D.经济体制改革的渐进性
2018-09-30更新 | 135次组卷 | 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下面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经济结构示意图,这一经济结构最有可能处于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3 . 下图反映的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情况,图中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因为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始推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D.经济特区在全国各地的广泛建立
4 . 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经历了从20世纪80年代“离土不离乡,就地进工厂”到1992年后“离土又离乡,进城进工厂”的转移道路,其主要推动因素是
A.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B.中国入世后工业化、城镇代的发展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D.国家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出台
5 . 老照片拍于20世纪80年代初,石狮的服装市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户。这幅照片能够说明当时石狮地区(  )
A.计划退场 确立市场体制B.政策宽松,激发市场活力
C.先行先试,推进国企改革D.大胆开放,设立经济特区
6 . 下面表格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中商品结构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1978198519862007
初级产品53.550.536.45.1
工业制成品46.549.563.694.9

A.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比重逐渐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逐渐上升
B.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C.我国初级产品生产过剩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7 . 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说,农村改革的这30年,分成3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88年的黄金十年,……第二阶段:1988年—2002年的曲折十五年……第三阶段:2003年—2007年的历史跨越五年,……三个阶段都有一些相应的关键词,与之对应的关键词是
A.“乡镇企业”、“民工潮”、“新农村建设”
B.“新农村建设”、 “乡镇企业”、“民工潮”
C.“民工潮”、“新农村建设”、“乡镇企业”
D.“乡镇企业”、“新农村建设”、“民工潮”
8 . 1984—1986年,全国引进各类先进技术和设备达1.4万多项,用汇额达100亿美元……沿海14个开放城市把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引进技术、利用外资结合起来,到1986年底累计引进技术4200项,用汇31亿美元,项目和金额都占全国的1/3。这一现象
A.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
B.冲击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C.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D.有利于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018-05-1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1978—1991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推广,经历了从不要包产到户到包产到户再到包干到户的过程。1984—1991年,国企改革经历了“利改税”再到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和租赁经营责任制的过程。中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都
A.强调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B.把计划经济变为了市场经济
C.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D.政府由统一监管到放手不管
10 .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A.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C.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D.我国已基本实现全面小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