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20世纪80年代,国家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步伐,扩大国企自主权,指令性计划大幅度减少,计划外空间扩大,如土地、劳务、资本、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开始出现。这种状况带来的影响是(     
A.经济结构逐渐多元化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展开
C.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D.企业经营困难全面化解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学考大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8年初,中央决定派习仲勋主政广东。197867月,他推动广东全省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面对群众贫困问题,他主张最根本的还是要把生产搞上去,使经济繁荣起来,让外国人进来就看到社会主义的新气象。19794月,他向中央提出,利用广东毗邻港澳和重要侨乡的优势,建立“贸易合作区”,得到中央领导同志重视。邓小平要求广东大胆实验,创办“出口特区”,“杀出一条血路来”。经反复调研,习仲勋提出“出口特区”这一名称已不能满足特区发展,有必要改为“经济特区”,获得中央批准。此后,他还推动全国人大批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这一总体性立法,授权广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企业登记等单行法规。习仲勋后来回忆主政广东经历时,称自己当时的心情“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能先走一步,惧的是担子很重,又没有经验,但“我们确信路是人走出来的”。

——据中共党史出版社《习仲勋主政广东》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习仲勋为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所作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习仲勋主政广东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
3 . 我国包产到户制度的最初尝试是在地理位置偏远、生产分散、群众生活非常困难的农村;深圳经济特区的制度试验是在偏居一隅的边陲小镇进行的;企业扩权改革发轫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西南城市成都。这反映出当时我国(     
A.偏远地区成为改革的重点B.改革开放与区域优势结合
C.东部与西部地区协同发展D.大胆创新与稳妥推进并重
2024-05-1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如图是1981—1993年我国国有企业的净现金流变化示意图。图中数据说明,当时我国(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国民经济波动下行
C.迫切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金融业现金流不足
2024-05-13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出现如图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发展战略推动B.四川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C.国际环境明显改善D.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2024-05-1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23-24高二下·浙江绍兴·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如图为1984年《蚌埠日报》发布的商标通告,这体现了(     

A.企业市场意识的增强B.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得以健全
C.现代企业制度已形成D.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
2024-05-03更新 | 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用假定数字演示如何计算“剥削率”,在这个算例中,自己从事劳动的雇主雇工在8人以下仍然属于个体劳动者、而不算剥削者。1980年以后,中国政府把雇工不超过8人的个体业主制企业与仍然被禁止的“私营企业”区别开来,称之为“个体经济”。这一政策的转变(     
A.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入B.是为了适应马克思主义的论断
C.为国家工业化提供劳动力资源D.有利于突破传统的所有制结构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二   我国的城镇化遵循中国的基本国情,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历了19781991年的缓慢推进、19922001年的由慢到快过渡、20022011年的快速推进、2012年至今的快速推进但速度放缓等阶段。同时各地因地制宜,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城镇化推进模式。我国的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7年的58.5%,城镇常住人口从1.72亿人增长到8.13亿人,约占同期世界新增城镇人口的26%,对世界城镇化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伴随城镇化推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实现了从低水平到全覆盖、从城市偏向到城乡统筹的转型,全面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了人民群众获得感,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苏红键等《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城镇化历程、启示与展望》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1960~1965年城镇化率出现明显波动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的特点。
2024-04-1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以苏联为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126日,新中国党政代表团对苏联进行国事访问,这次访问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向苏联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二是与苏联签订新的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寻求苏联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援助和支持。随后,中苏双方签订了新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等文件,这些文件的签署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带来强大助力。

——钱津《新中国经济建设70年的道路与成就》

材料二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反对苏联斯大林式的教条主义,强调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指出:“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因为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各自的经历也不同,所以要独立思考。不但经济问题如此,政治问题也如此。建设一个国家,不要把自己置于封闭状态和孤立地位。过去我们满脑袋框框,现在就突破了。”

——摘编自左凤荣《中国改革开放是对斯大林—苏联模式的否定》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初期经济建设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改革的突破之处,并结合所学用史实予以说明。
2024-04-0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93年新年社论《团结奋进》中的高频词汇应该包括(     
A.中国人民   侵略中国   美帝国主义
B.国企改革   南方谈话   九二共识   经济体制
C.重在建设   股票上市   收入翻番   科学发展
D.实体经济   真抓实干   精准扶贫   国内大循环
2024-04-0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