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0 道试题
1 .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缩小指令性计划,改革经营方式,使企业更多地与市场直接联系;实行价格、工资改革等等。其目的是
A.加强对企业的管理B.增强企业活力
C.积极发展国有企业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2022-05-31更新 | 108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1978年,新增就业人口的99%由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单位吸纳,此后国有经济单位和集体经济单位吸纳新增就业人员的比重在波动中下降;1992年以后则是持续下降;1997年,国有经济单位和集体经济单位吸纳的新增就业人员仅占49.86%。据此可推知,新时期中国(       
A.所有制结构的主体改变B.农村人口向城市大量涌入
C.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D.第三产业缓解了就业压力
3 . 1988年11月,我国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采取财政、信贷的双紧措施,规定商品最高限价,大幅提高存款利率等手段,降低了80年代末期过热的经济,遏制了通货膨胀。这说明
A.计划经济体制保持旺盛活力B.改革重在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C.深化改革需要政府宏观调控D.市场自主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4 .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具备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可改组成国有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一般小型企业,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可以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也可以出售给集体或个人。该规定
A.保障了职工收入水平提升B.使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
C.标志国有企业改革的启动D.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5 . 1978—2014年我国四大城区人均GDP增长率(%),据如图可知我国,90年代末以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B.国家注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C.中西部经济总量已超过东部D.业已形成合理区域经济格局
6 . 如表为1984年至198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农村居民人均农业收入情况(单位:元),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年份人均纯收入农业收入占比
1984355.3198.455.84%
1986422.8216.251.14%
1988544.923643.31%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农村开始包产到户
C.农业生产力发展比较缓慢D.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2022-05-1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普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如表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运行方式在四个年份中的变化情况。该表反映了我国
1978年1984年1991年1993年
国家定价(%)94.437.022.210.3
国家指导价(%)023.020.07.0
市场调节价(%)5.640.057.882.7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B.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退出历史舞台
C.市场在经济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D.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2022-05-0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1989年,我国允许私营企业登记。下列是我国市场主体(国有、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变化表及个私企业贡献数量表。据此可知
A.个私企业发挥了其主导作用B.我国基本经济制度逐步完善
C.我国的产业链结构趋于合理D.市场经济体制促其发展变化
9 . 1981年,一些国营企业拆除原有工厂围墙,将空地租给个体户开店,或利用闲置资源开展副业等,并允许职工“停薪留职”,从事岗位以外的工作。这一现象反映出(       
A.企业建立多种经营模式B.国家推行政企职责分开
C.计划经济体制逐渐松动D.市场主导资源配置过程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年春,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建议以国家资本主义为将资本主义工业逐步纳入国家计划轨道、使其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主要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分三个阶段逐步完成。1953年前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主要表现为工业中的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和商业中的委托经销代销。自1954年1月起,国家开始重,点发展公私合营这种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在公私合营企业中,国家同资本家的合作深入企业内部,企业的生产关系由原来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变为国家和资本家共同占有。1955年11月起,中共中央作出逐业、分期分批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决定,这样,企业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统一使用、管理和支配。

——摘编自齐鹏飞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明了国企改革的方向,并在四川选定了100家企业进行扩权试点。1979年,国务院对试,点企业在经营权方面做出了调整,如在生产上可以一方面进行适当的选择品种结构,一方面进行适当的计划外生产,试制新产品、价格可浮动;同时在分配体制上变“企业基金”(企业可从年工资总额中提取5%用于福利和奖励)为“利润留成”,从而实现企业激励,提升积极性。国务院的文件下达后,试点范围迅速扩大,到1980年底发展为6000多家,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16%。

——摘编自李莉佳《国企改革与政府职能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初期在工业企业领域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后中国国企改革的历史意义。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