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以下是1997年世界出口经济数据统计,据此可以推断
A.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
B.我国的工业科技取得突破性成就
C.欧美发达国家致力于发展信息产业
D.加入WTO促进中国出口贸易激增
2 . 下图反映的是1980年和1990年的中国经济成分统计,图中表格数据的变化说明
A.非公有制经济已占据主导地位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D.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3 . 如图为1978~1985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收入变化情况示意图(部分)。该数据表明
A.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迅速提高B.中国农村返贫率不断下降
C.改革开放有利于贫困问题解决D.政府的扶贫力度逐步加强
4 . 1984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发展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政府积极支持有经营能力和技术专长的农民进入集镇经营工商业,并放宽其落户政策,统计为非农业人口,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从户籍上限制农民进城的旧规定。这一做法
A.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B.发展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适应了城乡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D.解决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弊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自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材料二   自1978年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把数以亿计的农氏从耕田中解放了出来,剩余劳力的出路成为一个“危险的资源”。对此,哈佛大学国际发展研究所所长帕金斯(1977-1980任职)在《中国的农村发展》一书中建议说:“唯一现实的解决办法是允许农民,尤其是最贫困地区的农民进入城市,他们也许不一定非要到上海或北京去,但他们必须到某个地方的城市里去。”

——摘自《激荡三十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并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针对“危险的资源”政府所采取的措施。你认为帕金斯的建议是否可行,为什么?
(3)综上材料,概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经验。
2019-11-0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