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通过总结经验,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井冈山道路。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等率领工农革命军向罗霄山脉进军,到达三湾村后,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在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光辉篇章,探索并成功实践了井冈山道路。

——摘编自孙伟《井冈山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联系》

材料二   19781124日,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1981731日,国务院批准湖北沙市进行综合改革试点,沙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城市。19841020日,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199210月,十四大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3119日十八届三中全会,突破性地为中国改革"升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主张。"单独两孩"新政将全面启动,军队建设听中国共产党指挥、善谋打仗的新型司令机关,其它的改革涉及收入分配改革细则、新型城镇化规划、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招考改革总体方案、国企改革总体方案、养老金并轨等。

——摘编自王东京《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的革命与建设道路分别是什么道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变化趋势。
2021-05-1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1979-1989年,我国扫盲工作发生了重大变化。例如,过去的“语录班”“喊口号”现象消失了,各种形式的“技术学习班”大量涌现,与思政教育一样倍受欢迎,扫盲形式更现代化,扫盲甚至被纳入了宪法等。这说明扫盲工作的变化(     
A.完善了我国教育体系B.适应了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
C.推动了国家法制建设D.实现了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
2023-09-0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验收(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1984年,石家庄市造纸厂职工马胜利请求承包亏损的企业,改变“吃大锅饭”的现状。承包第一年为厂里盈利140万元,4年后利润增长21.94倍。当时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承包企业的高潮,十多个省份专门下达红头文件学习马胜利。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A.政企不分弊端得以解决B.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C.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D.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变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8年后,我国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镇。到21世纪初,国内流动人口有近20%来自城镇,省内流动人口有近46%来自城镇,“城一城”流动比重明显上升。造成人口流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C.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D.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
2022-09-2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87年12月深圳首次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修改宪法草案,删除原宪法中禁止土地“出租”两字,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这说明(     
A.土地所有权性质发生了变化B.宪法修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D.我国正式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2022-09-14更新 | 1274次组卷 | 4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面是1978-1999年中国各类所有制经济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变化表(单位:%)

这表明我国
A.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B.国有制企业已失去国民经济主导地位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确立
D.开始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
2021-06-0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试题
8 . 自1956年以后,“雇工”几近在中国绝迹,改革开放后关于“雇工”问题,1979年中央规定“不准雇工”,1981年变为“可以少量雇工”,到了1987年则去掉对雇工数量的限制。该变化
A.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B.推动了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C.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
D.反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1952-1990年粮食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吨)


材料二   中国某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系数曲线图



(1)材料一表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和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各呈现怎样的特点?依据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从经济体制变革的角度指出20世纪80年代引起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原因。
2021-01-1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中学等三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如图为1978~1985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收入变化情况示意图(部分)。该数据表明
A.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迅速提高B.中国农村返贫率不断下降
C.改革开放有利于贫困问题解决D.政府的扶贫力度逐步加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