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 道试题
1 . 下图是上世纪80年代初某次会议的决定,该决定
A.使中国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B.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C.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
D.明确提出加快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2019-08-0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我国改革开放经历了由浅入深,稳步推进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8年夏秋之交,安徽速遇了特大早灾,秋种难以进行。安徽省委将集体无法耕种的土地“借”给农民。有些地方在“借地”的基础上搞起了包产到组,其中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搞起了包干到户。

——一吴恩远《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二   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应该着手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干部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材料三   到20世纪90年代,由于新旧体制的摩擦,人们思维深处的深层次忧虑没有解决。从南方讲话到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与此同时,政府进一步开放,到90年代中期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接——编自萧国充、隋福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安徽“借地”的做法为何得到农民的支持。概括这一做法对农村改革的意义。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中国经济体制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克服这些弊端的?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呈现的特点。
3 . 1979年6月25日,四川宁江机床厂在《人民日报》刊登如图所示广告。该现象反映出当时中国(  )
A.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
C.企业经营自主权在扩大D.宁江成为对外开放试点
2019-07-1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8-19高一下·江苏南通·期末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18年10月,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提出:“大胆务实向前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8年的中国企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也许我们从外国人眼中能看得更真切一点。美国记者马修斯在中国工厂观察记中写道:“当我走进一个车间的时候,有三名女工正在同旁边桌上的另外三名女工聊天。在我逗留的几分钟里,只有一个女工干了活……去年,全厂85%的工人都增加了少量的工资,对很多人来说,是10到20年来第一次增加工资。”一位日本记者发现重庆炼钢厂使用的机械设备全都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其中140多年前英国制造的蒸汽式轧钢机竟然还在使用。《读卖新闻》记者写道:“日本的集成电路工厂干净得一点灰尘也没有,相比之下,上海这家工厂简直像马路工厂。上海内燃机研究所的31名技师,平均年龄是56岁。”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878—2008》

材料二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要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1986年,国务院提出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摘编自陈清泰主编《重塑企业制度:30年企业制度变迁》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
(2)据材料二,概括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
2019-07-16更新 | 13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缩小指令性计划,改革经营方式,使企业更多地与市场直接联系;实行价格、工资改革等等。其目的是
A.克服企业管理混乱
B.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C.积极发展国有企业
D.废止计划经济体制
6 .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企业可以自主支配所生产的产品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 . 1979年,粮食部下发通知,允许国有粮食部门按市场价格经营部分粮油,并放开粮食集贸市场。除政府直接控制的粮食价格外,出现了基本上由供求双方直接形成的价格。这反映出当时
A.农村经济改革全面展开
B.国家开始关注民生幸福
C.粮食短缺问题已经解决
D.国家经济体制有所调整
2019-07-05更新 | 146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86年8月,邓小平在视察天津港时高兴地说:“人还是这些人,地还是这块地,一改革,效率就上来了,这无非是给了你们权……你们有了权,有了钱,情况就发生了很大变化。”“发生了很大变化”的直接背景是
A.东南沿海经济特区设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实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9 . 1982年,首都钢铁公司创利润4.1亿元,交国家2.862亿元后,企业留利净增9400万元,比改革前的1978年全额利润还高5%。这一成就的背景是我国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建立市场经济成为普遍认识
C.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计划经济逐步转向市场经济
2019-07-0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业测试历史试题
10 .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调研时强调:“谁说国企搞不好?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抱残守缺不行,改革能成功,就能变成现代企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78年《华盛顿邮报》上刊登了记者马修斯发表的一篇中国工厂观察记。他“当我走进一个车间的时候,有三名女工正在同旁边桌上的另外三名女工聊天。在我逗留的几分钟里只有一个女工干了活,而没有一个女工说得清楚她们的生产定额是多少。”一位日本记者在重庆炼钢厂发现了一台140多年前的机器。这家年产30万吨原钢的工厂,使用的机械设备全都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日本驻香港记者松永二日也对中国企业的落后感到惊讶,他举例说,上海内燃机研究所的31名技师,平均年龄是56岁。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878~2008》

材料二:今日国企与老国企不同,已发生质变:昔日国企资本百分之百国有,今日国企90%以上实行股份制,还有外资介入,昔日国企经营为完成国家计划,今日国企经营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昔日国企利润全部归属国有,今日国企己数年不向国家交利润:即便最近上缴,也是微乎其微,昔日国企没有分配自主权,今日国企具有完全分配自主权,不受国家约束。

——摘编自何伟(《对国企改革历程的深层次思考》

材料三: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走向全球的名片,必将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企业不足之处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存在不足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今日国企非昔日国企”的具体表现。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崭新的时代内涵”的具体内容。结合以上三则材料信息,搞好国企,使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2019-06-1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