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20-08-08更新 | 206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9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C.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D.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
2021-04-01更新 | 283次组卷 | 62卷引用:广西贺州市钟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历史试题
3 . 1984年下半年,我国物价大幅度上涨;到1988年,物价上涨水平和货币发行量都有大幅度提高,其中,全国零售物价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8.5%,城镇居民生活费用总指数上升20.7%,货币发行量比上年增长46.7%。这些现象出现表明
A.国有企业改革推动了市场繁荣B.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很有必要
C.改革开放提高了人民的购买力D.国际局势紧张引发国内抢购潮流
4 . 2002年,我国钢铁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2001年增加39.3%,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科研经费筹集总额比2001年增长33.82%;钢产量达到18224.89万吨,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钢材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这反映出
A.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了钢铁业发展
B.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C.钢铁工业的发展受到外企的冲击
D.国家垄断钢铁业的趋势增强
5 . 1984年11月,武汉柴油机厂正式聘请联邦德国退休工程师格里希为厂长,时任武汉市市长吴官正亲自到会祝贺,外媒评价这是“一件令人吃惊的新闻和成功的典范”这主要源于
A.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企业自主权的扩大
C.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
D.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辅佐秦始皇治国的李斯的经济思想,在其石刻当中,可以窥见一斑。琅琊刻石言:“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石门刻石云:“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材料二   今自夷人来厦开市,……该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材料三   观察《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57年、1984年、1993年出现峰值的关键因素。
2019-07-2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理)
7 . 1981年,学者林子力从马克思《资本论》的一个算例中,“推导”出一个结论:“8个人以下就叫请帮手,8个人以上就叫雇工,8人以下不算剥。”自此,“七上八下”成了一条铁的界线,进入了中央文件.这表明当时
A.中央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日益加强
B.思想观念亟待继续解放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
D.经济体制改革流于形式
9 . 老百姓口中的“倒爷”一词广泛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是指一些利用计划内商品和计划外商品的价格差别,在市场上倒买倒卖有关商品进行牟利的人。“倒爷”的出现说明
A.经济体制改革有待深化
B.当时全国物资极度匮乏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
D.人们普遍接受市场经济
10 . 1980年,时任海盐县衬衫总厂厂长的步鑫生,打破“大锅饭”,推行了一套独特的经营管理办法,成为名动全国的改革先锋。步鑫生的成功说明当时
A.计划经济主导下的经济体制出现松动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普遍认可
D.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开始启动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