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图1,图2、图3是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的部分经济成就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

图2

图3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一项经济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各图相对应的历史时期(一五计划时期,十年探索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

2 . 材料一 瑞蚨祥l868年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蛱祥绸布店,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了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

材料二 如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 1956年,瑞蚨祥公司向毛泽东主席呈写了《瑞蚨祥公司生产情况报告》,毛主席指示:“历史名字要保存,瑞蚨祥、同仁堂一万年要保存!”1985年瑞蚨祥被国内贸易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老字号焕发新生机;济南瑞蚨祥绸布店1988年完成销售480万元,实现利税46万元。

——以上材料摘自《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瑞蚨祥在19世纪末期能够快速发展的原因?
(2)材料二中经营销售额在1925—1949年呈现出下降趋势,指出其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瑞蚨祥历经的两次重要的发展机遇,指出第二次发展机遇出现的原因以及与此相关的会议。
2020-05-0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新时期我国工业生产中各类经济成分占总产值比重变化的情况。该图内容反映出,我国

A.国有经济呈现迅速衰退趋势
B.计划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尚未改变
C.国民经济发展活力日趋增强
D.加入世贸组织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5 . 1984年4月30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拿着可口可乐,面带微笑。照片配文是“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什么?”(见下图)该照片体现了

①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显成效
②美国主张同中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③经济全球化的迹象
④美国对中国的开放持赞赏态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9-05-1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经济结构的变动通常表现为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等的调整。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古代中国农村                    图2 19世纪后期
的家庭纺织                                 经营样布的商铺

材料二:


材料三: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的抵制日货运动,上海华商纱厂盈利迅速提高,并出现了建立新厂、增加设备的热潮,形成了中国棉织业发展史上的所谓“黄金时期”。与此同时,华商烟厂、火柴厂等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据统计,1919年在农商部注册的工商企业达到104家,超过历年最好水平,1920年更达到142家。其中注册的工业公司在1919年为65家,资金44728300元,也是亘古未有。

——李宗超《近代中国经济民族主义的理性与非理性》

材料四:荣毅仁,从20世纪30年代起即投身于民族工业,成为中国拥有20多家纺织、印染、面粉和机械工厂的荣氏企业代表。新中国建立前后的许多重要时刻,荣毅仁都对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让申新各厂的纱锭迅速转动起来支援国民经济的恢复;抗美援朝时积极捐献飞机、大炮支援前线……1957年1月初,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受毛主席委托专程到上海为荣毅仁“助选”,他也顺应民心当选为上海市副市长。国门开放之初,荣毅仁创办“中信”公司,被邓小平称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荣毅仁利用自己的影响力,通过海外亲友的帮助,为我国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做了大量工作。

——蒋颖、王红梅《“红色资本家”荣毅仁传奇一生》


请回答:
(1)读材料一图片,回答材料一图一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
(2)读材料二图片请列出材料二中的五种经济成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4)荣毅仁的企业发展中,在不同的阶段他可以巧妙地利用哪些有利的条件?
(5)据材料概括指出荣毅仁为什么被称为“红色资本家”?
(6)从他的创业经历中,你对“创业”有哪些认识?
2019-08-1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1979年6月25日《人民日报》上刊登了“新中国第一个生产资料广告”(见下图),该广告的刊登表明

A.农村改革对企业改革的影响
B.中国对外贸易日趋频繁
C.政府对经济改革的积极推动
D.对外开放深入四川地区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是无一息不变的,人,因其感觉迟钝,或许有感觉而行为濡滞之故,非到外界变动,积微成著,使其感觉困难时,不肯加以理会,设法应付。正和我们住的屋子,非到除夕不肯加以扫除,以致尘埃堆积,扫除时不得不大费其力一样。

——摘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比较图1、图2,从上述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中国史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19-11-1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考历史试题
9 . 1984年,北京天桥百货公司首次向社会半公开发行股票,其股权结构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该国企
A.尚未成长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
B.形成了符合市场规律的资本结构
C.是政企分开改革的成功案例
D.建立和完善了现代企业制度
2019-03-0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福建省龙岩市2019届高三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始筹办于1878年,但由于内部分歧,筹建工作陷于停顿。1880年,李鸿章派龚寿图专办“官务”,郑观应专管“商务”并总办局务。郑观应很强调企业的商办性质,在新订章程中提出:“事虽由官发端,一切实由商办,官场浮华习气,一概芟除。”章程公布后,招股工作进行顺利,很快招集到50万两。但龚寿图等人不愿商股太多,以免影响他们的地位。

1883年,郑观应私挪局款的真相暴露,遂离开上海,织布局由龚寿图主持。1890年,织布局正式投产。但不到一年发生亏空,最后由淮系官员杨宗濂承办。到1893年,织布局有织机500台,工人4000人,所产布匹还远销福州、重庆等地。由于纺纱获利优厚;李鸿章决定扩充规模。但不久,织布局被烧毁。李鸿章随即派天津海关道盛宣怀等人负责恢复,这就是后来的华盛纺织总厂。1901年后,盛宣怀通过出售、转租等方式,将纺织厂据为己有。1931年该厂被卖给英国银行,后几经转手,地基归美商公司,机器则卖给审新纺织公司。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19-03-06更新 | 216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9届高三普通高考第一次适应性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