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建国以来关于城乡关系的主要政策

年份政策依据主要内容
1950年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发展农业生产,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1953年一五计划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
1958年户口登记管理条例农村迁往城市,需持有城市劳动部门、学校的录用、录取证明,或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入证明,向原户口登记机关办理迁出手续。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年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集镇落户。
2002年党的十六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12年党的十八大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2019年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靠城市带动乡村,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实现共同发展。

——颜昌武《中国现代国家建设中的城乡关系——一个非对称双向运动的分析视角》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就现代中国城乡发展或工农业发展关系得出结论,并加以论证。(要求:结论明确,论证完整有据,表述清晰。)
2 . 阅读下面1978—2006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管理形式比重变化情况表,该表格数据的变化能够说明(   )
年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00%
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市场调节价
197897%03%
198547%19%34%
199030%25%45%
20064.63%095.37%

A.政府停止了发挥经济管理的职能B.计划经济手段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C.我国经济由计划向市场转变的历程D.对外开放推动了社会现代化建设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人把农耕看作对自然法则的臣服,认为人通过劳动可与自然及神的力量接触而不朽。随着劳动分工和商业的发展以及奴隶的普遍化,贬低劳动的观念产生,对手工业和商业的贬斥尤为明显。进入中世纪,劳动被视为上帝对人的惩罚,神学家们视劳动为人类抵御欲望诱惑、实现自我拯救的途径之一。至近代,思想家们开始深入思考劳动之于人的积极意义。如狄德罗指出劳动是人生快乐的源泉,卢梭认为在对小孩子的教育中增加一门手工艺课十分必要等。亚当·斯密从社会经济领域的视角系统地阐释了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唯一方式,人类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发现自身的本质。——摘编自付长珍王成峰《从生产自身到发展自身

——西方劳动观念的变迁及其启示》

材料二   受儒家思想影响,古代中国社会轻视劳动,劳动者地位低下,但同时又重民本,倡勤劳。新文化运动中“劳工神圣”思潮促进了人们对劳动者的重视,唯物史观及劳动价值论的传播进一步推动了劳动者地位的提高。新中国成立后,通过集体主义教育和阶级划分,劳动光荣观念深入人心。改革开放初期,平均主的分配方式被破除,“勤劳致富”成为主流劳动价值观。

——摘编自田守雷《中国主流劳动价值观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劳动观念变迁的阶段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现代主流劳动价值观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劳动创造价值”的认识。
4 . 1978年以后,外资根据市场需求投资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线,如汽车制造业。中外合资企业现在已居主导,许多国产品牌被市场淘汰。中国汽车年产量跃居世界第一,早已超过了国家计划控制的产量,并大量供应世界市场。这说明
A.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B.外资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C.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被削弱
D.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强国
2019-07-14更新 | 427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石首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据统计,1978~1998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77.6%下降到28.5%,集体工业比重由22.4%上升到38.3%,1980~1998年城乡个体工业比重由0.02%上升到18.9%,其他经济类型工业比重由0.48%上升到19.9%。这说明
A.工业投资主体体现多元化
B.乡镇企业成为工业的新生力量
C.国有工业所有制得到优化
D.我国产业结构得到调整
2019-07-05更新 | 168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宜昌二中(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1984年,柳传志在中关村创办了一家小公司,张瑞敏着力改造青岛日用品电器厂,李经纬推出了一款“东方魔水”健力宝饮料,王石在深圳成立了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他们的事迹反映了
A.国有企业改革的开始
B.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
C.城市经济结构的松动
D.计划经济的弊端严重
2019-04-22更新 | 315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992年,全国掀起公务员辞职“下海”潮,有12万公务员辞职下海创业。这一浪潮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中国
A.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B.拉开了政治体制改革序幕
C.实施了对外开放战略
D.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入发展
8 . 1984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政府积极支持有经营能力和技术专长的农民进入集镇经营工商业,并放宽其落户政策,统计为非农业人口,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从户籍上限制农民进城的旧规定。这反映出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B.社会管理适应改革进程的需要
C.城乡差距和矛盾得到了有效解决
D.农村改革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9 . 下图所示为1978~2007年间我国城乡收入比的变化(注:在城乡收入比中,农村居民收入=1)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A.1978~1984年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快
B.1985~1994年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乡收入比不断扩大
C.1995~1997年因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乡收入比在下降
D.1998~2007年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城乡收入比不断缩小
2019-03-06更新 | 637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