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下图中的数据整理自《中国经济网》。以此为史料探究民生问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2008~2013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及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A.经济发展难以满足就业需求
B.经济发展可缓解就业压力
C.城镇化过快增加了失业风险
D.保障就业乃改善民生之本
2019-01-1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1983年国家有关部门指出,去年国有企业首钢创利润4.1亿,交国家2.862亿元后,在当年新增利润中拿的太多。首钢领导则认为,企业去年上交利润又递增了6%,不应该“只知取蛋,不想养鸡”。材料说明当时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急需
A.政企分开,建立企业承包责任制
B.释放活力,取消计划管理体制
C.搞活企业,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D.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2018-06-18更新 | 496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北襄阳市四校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3 . 1978—1991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推广,经历了从不要包产到户到包产到户再到包干到户的过程。1984—1991年,国企改革经历了“利改税”再到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和租赁经营责任制的过程。中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都
A.强调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B.把计划经济变为了市场经济
C.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D.政府由统一监管到放手不管
4 . 下图是1978-2008年中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动图。该图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
A.农业生产总量呈下降趋势
B.工业发展徘徊不前
C.服务业兴起并一直呈上升趋势
D.三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5 . 改革开放初期,有人在湖北沙市中山路“好公道”餐馆对面,开了家个体经营的“好再来”鸡汤包面馆,与对面的国营餐馆唱起了对台戏。同样的价格,“好公道”用的是清汤,而“好再来”却是鸡汤,把顾客都吸引了过去,这时国营餐馆沉不住气了,便通过主管部门在原料供应上卡“好再来”。从“好再来”包面馆引发的风波可以得出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萌动B.主管部门的保护性做法值得肯定
C.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稳步推进D.个体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一定阻力
6 . 下面是某同学的学习随笔,根据所写内容,我们可以判断其学习的内容是(  )
A.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B.多种分配制度的建立
C.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D.新中国之初三大改造
7 . 街道、路桥命名不仅要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历史沿革和约定俗成的习惯,同时还要跟得上社会发展的需要。下列哪些街道、路桥最有可能是20世纪90年代命名的是(     
①民营街       ②惠民路       ③革命桥       ④和谐路
A.①②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2016-12-12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北黄梅一中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8 . 1979年春,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出席中央工作会议,他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现在中央的权力过于集中,地方上感到事情很难办。……我请求中央允许在毗邻港澳边界的深圳、珠海与重要的侨乡汕头市各划出一块地方,搞贸易合作区。”这个建议的背景(     
A.农村经济改革刚刚拉开序幕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启动
C.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D.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9 . 1985年1月,国家物价局与国家物资局在联合发出的《关于放开工业生产资料超产自销产品价格的通知》中规定,允许企业按市场价格销售“计划外”的产品。这说明
A.计划经济体制完全崩溃B.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
C.企业经营的自主权扩大D.企业经营管理出现混乱
10 . 1984年,国家允许城镇居民个人出资兴办小手工作坊、小商店(不准雇工),劳动所得收入除向国家交纳一定的工商税外,全部归自己,时称”个体户”。当时的城镇个体户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民相比
A.都属于私有经济
B.都获得经营自主权
C.都属于商品生产
D.都获得相同的劳动所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