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7 道试题
1 . 学者郑水年说:“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垮台使改革领导者尤其是邓小平认识到推进国内改革是何等必要和迫切。当许多人将共产主义的崩溃归之于西方的努力时,邓小平指出国内因素才是根本原因。”鉴于此,邓小平
A.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决定把改革的重心转向国有企业
C.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含义
D.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7-05-09更新 | 1916次组卷 | 53卷引用:江苏省启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9-01-30更新 | 1488次组卷 | 65卷引用:2011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3 . 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学者敏锐地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现在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这表明
①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                      ②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③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                      ④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2019-01-30更新 | 1946次组卷 | 2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2020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凡是国家计划内生产的产品,仍应严格挟行国家规定的价格,不准将计划内产品转为计划外;工业生产资料属于企业自销和完成国家计划后的超产部分的出厂价格,取消原定的不高于国家定价20%的规定,可按稍低于当地的市场价格出售,参与市场调节,起平抑价格作用。”该时期国家物价局物资局这一政策的出台反映了(     
A.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B.克服“左”倾错误调整国民经济的努力
C.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艰难探索D.非公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经济逐渐形成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个人所得税作为我国的重要税种,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等功能,对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发展过程复杂而曲折。

新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历程

阶段免征额(元/月)改革主要内容
1980-1993
初步形成
8001980年,五届人大通过了《个人所得税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纳税人主要是一些来华工作的外籍人员和在大陆工作的港澳台同胞。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主要将个体工商户所得从工商税收所得中分离,以减轻个体工商户的税务负担。同年国务院还发布了《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对在中国境内居住且收入达到规定纳税标准的公民进行纳税。
1994-2011
修正、统一
与规范
20061600
20082000
20113500
1993年,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该法
规定不区分个人性质,对所有中国居民和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
的非中国居民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同时,还废止了《城乡个体
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和《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
2012-至今:成熟与完善50002018年,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这是个人所得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的第七次大修。首次实行综合征税,即合为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共六项专项附加扣除。

——摘编自刘涵玥《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探析》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84年底,国营工业企业的从业人员有3592万人,1987年底为3974.1万人,增长了10.6%;同时期国营商业企业由869.7万人增长到1092万人,增长了25.6%,形成了“商大于工”现象。这反映了(     
A.工业生产已处饱和B.商品流通走向活跃
C.国家注重民生经济D.市场经济基本确立
7 . 1982年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将原有98个机构撤并为52个,直属机构由41个撤并为10个,人员由4.9万减少为3.2万,主要是撤并了一些工业管理的部委,加强和充实了经委、审计、 税务、司法、工商管理等机构。这一改革举措(     
A.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B.意在精简机构实现节约开支
C.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D.完善了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
8 . 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时曾明确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论断
A.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成熟
B.明确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推动了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提出
D.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束缚
2018-05-08更新 | 1206次组卷 | 28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我国国营企业利改税之前,国家对其实行“统收统支”,即企业利润全部上缴国家,企业需要花钱由国家拨给。1983年开始,大型国营企业按利润55%税率缴纳所得税,中小型国企实行超额累进税率,企业缴税留有一定利润,自负盈亏。这项改革
A.加重了国营企业的经营负担B.开始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推动国营企业融入市场经济D.扩大了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
10 . 1980年,我国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仅有7.2平方米,2007年达到28平方米。特别是1998年下半年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后的10年间,我国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以每年1平方米的速度增加。这反映出(     
A.体制改革激发市场活力B.住房保障制度有效落实
C.城市发展改善居民生活D.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2023-02-08更新 | 18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