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82年3月,江苏省常州市根据国务院决定进行了综合改革试点。改革内容包括:经营方式开放;管理权限下放;改革企业领导体制、实行厂长负责制;改革流通体制,建立多渠道开放型流通体制。这些措施(       
A.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B.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累了经验
C.推动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建立D.加快了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86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规定:从1986年10月1日起,国营企业招用工人,“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全面考核,择优录用”;必须实行劳动合同制,废止子女顶替等制度。该规定旨在(     
A.完善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促进社会公平与效率提升D.推动公务员录取制度的改革
2023-04-03更新 | 253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为198512月深圳蛇口工业区电脑公司部分职工工资表。表格反映了当时(    

职工

工资

应发工资

基本

职务

浮动

应付

独生子女

工贴

合计

77

64

60

201

12

213

123

133

90

346

5

12

363

93.5

84

60

237.5

12

249.5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B.对外开放取得较大成就
C.“大锅饭”式分配方式逐渐被打破
D.现代企业制度得到发展
4 .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制度创新”是发展引擎,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试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改革都是从“试点”开始探索,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最后上升为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在全国大范围铺开。采取这种方式(     
A.保证社会大局稳定B.调动人民生产的积极性
C.大力激发创新活力D.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5 . 1983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规定:允许个体工商户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这一措施
A.提高了劳动生产率B.实现了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
C.活跃了城乡商品市场D.建立起市场经济新格局
2019-01-30更新 | 1656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5-2016学年内蒙古包头九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6 . 《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93年新年社论《团结奋进》中的高频词汇应包括(     
A.重在建设南方谈话收入翻番国内大循环B.国企改革九二共识经济体制邓小平同志
C.九二共识科学发展股票上市全方位开放D.实体经济城乡基层真抓实干十四大精神
7 .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般认为,摊丁入亩是明代一条鞭法的继续和发展。明代中后期,在河南、山东、湖南、陕西、浙江、广东的某些州县已有摊丁入亩的个例,其对清代的摊丁入亩有着深刻的影响。入清以后,要求摊丁入亩的舆论加强,某些地区也继续着摊丁入亩的实践,食盐钞银、匠班银的摊丁入亩也大都先期进行。这些实践活动,无疑为后来的摊丁入亩提供了范式。但摊丁入亩未在更广的范围内展开,正与当时丁额未定有关。“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实施之后,要求摊丁入亩的呼声顿起。同时,康熙后期社会上仍留有地卖而丁存、税从人起的现象,赋税负担仍不合理。因此,在康熙五十五年(1716),御史董之燧上疏指出,在明确纳税丁额后,最好的办法就是摊丁入地,并且朝廷要立法干预地卖丁留的现象。正因如此,广东于康熙五十五年开始推行摊丁入亩,也是最早实行此改革的省份。

——摘编自陈锋《清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研究》

材料二   自1870年起,主要西方工业国家(法国、德国、美国等)都基本确立了黄金为本位的货币制度,英镑凭借其与黄金自由兑换、自由流动的属性,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信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一年(1913年),全球40%的外汇储备以英镑的形式储存。(布雷顿森林体系)可以看做是金汇兑本位制的延续,但又有明显的区别:“……建立了 IMF来监督国家经济政策。”其主要特征便是各国国际储备被美元完全垄断。

——摘编自王浩晨《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与未来趋势研究》等

材料三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推行摊丁入亩的历史背景及其产生的重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与英镑主导的货币体系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回答二战后美元垄断地位确立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农村到城市”角度列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并运用唯物史观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8 . 1982年宪法在总纲中提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并起到“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规定“实行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责任制,改进劳动组织,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由此可见,1982年宪法(     
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B.承认了市场机制的存在
C.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D.否定了计划经济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从1985年起,国家对企业、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进行了工资制度改革。企业的工资改革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把职工的工资同本人肩负的责任、贡献和成绩密切结合起来。这反映了(     
A.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B.按劳分配原则的形成
C.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D.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
10 . 1981年,一些国营企业拆除原有工厂围墙,将空地租给个体户开店,或利用闲置资源开展副业等,并允许职工“停薪留职”,从事岗位以外的工作。这一现象反映出(       
A.企业建立多种经营模式B.国家推行政企职责分开
C.计划经济体制逐渐松动D.市场主导资源配置过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