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7 道试题
1 . 1978年,我国在农副产品收购、生产资料销售收入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政府定价的比重分别占到92%、100%和97%。到1990年,国家定价占30%,国家指导价占25%,市场调节价占45%。这种变化表明
A.价格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确立
C.计划指导不再成为经济生活主导D.传统经济体制发生一定改变
2 . 下面是某同学的学习随笔,根据所写内容,我们可以判断其学习的内容是(  )
A.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B.多种分配制度的建立
C.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D.新中国之初三大改造
3 . 据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导致服务网点锐减
B.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动了北京服务业发展
C.经济体制改革极大激发了北京市场活力
D.加入世贸组织使北京商品供应更加多样
2017-08-04更新 | 2659次组卷 | 44卷引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第五师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松绑”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改革的代名词,反映了当时国营企业改革的原则是
A.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B.对民族资本进行和平赎买
C.实行全面公私合营D.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5 . 学者郑水年说:“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垮台使改革领导者尤其是邓小平认识到推进国内改革是何等必要和迫切。当许多人将共产主义的崩溃归之于西方的努力时,邓小平指出国内因素才是根本原因。”鉴于此,邓小平
A.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决定把改革的重心转向国有企业
C.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含义
D.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7-05-09更新 | 1916次组卷 | 53卷引用:江苏省启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6 .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情况(单位:元)。图中1985年之后城乡差距扩大是因为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C.经济特区的广泛建立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7 .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淡到:“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这实际上强调了
A.我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必要性B.“闭关自守”给我们带来了困难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必要性D.“人家封锁”给我们带来了困难
2017-05-0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8 . 1981年11月,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国有企业分为四类:一是严格按照国家指令性计划进行生产的骨干企业;二是既按市场变化又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生产的企业;三是大部分产品按国家计划生产的企业;四是大部分产品根据市场变化组织生产的企业。材料反映,当时中国
A.开始经济体制改革B.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并重
C.重视资源优化配置D.尚未认识到市场经济的重要
9 . 1985-1987年,我国计划生产的工业产品数从120种下调至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从188种下调至23种,计划供应出口的商品数种70种下调至36种。这一调整表明
A.计划经济模式已经退出
B.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完成
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
10 . 中国政府倡导“全民创业,万众创新”。我们可以从20世纪东西方并称为“红色资本家”的美国亚蒙·哈默与中国的荣毅仁两位企业家的经历中得到启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亚蒙·哈默,1921年去了苏俄,为美苏两国的贸易和矿物开发做了大量的工作,把美国成功的管理经验传授给苏联工厂,也用自己的努力支持了年轻的苏维埃政权。30年代返回美国,抓住新政废除禁酒令之机,创建了现代化酒桶厂,生产丹特牌威士忌酒,建设种牛牧场。1956年购买西方石油公司,80年代大力推动西方石油公司的多样化经营,使西方石油公司成为肉食品加工的巨头和美国石化产品制造商中的佼佼者。有人称他是沟通东西方贸易的“和平使者”,他曾受到列宁的亲切接见。

——据【美】亚蒙·哈默《勇敢的人》摘编


材料二荣毅仁,从20世纪30年代起即投身于民族工业,成为中国拥有20多家纺织、印染、面粉和机械工厂的荣氏企业代表。新中国建立前后的许多重要时刻,荣毅仁都对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让申新各厂的纱锭迅速转动起来支援国民经济的恢复;抗美援朝时积极捐献飞机、大炮支援前线……1957年1月初,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受毛主席委托专程到上海为荣毅仁“助选”,他也顺应民心当选为上海市副市长。国门开放之初,荣毅仁创办“中信”公司,被邓小平称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荣毅仁利用自己的影响力,通过海外亲友的帮助,为我国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做了大量工作。

——蒋颖、王红梅《“红色资本家”荣毅仁传奇一生》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哈默、荣毅仁的企业发展中,他们巧妙地利用了哪些有利的条件?
(2)据材料概括指出哈默与荣毅仁为什么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从两位企业家的创业经历中,你对“创业”有哪些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