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工业化建设道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读图,回答问题。

图1   20世纪50年代的新建工业分布


图2   20世纪60、70年代的新建工业分布


(1)解读图1,指出该时期新中国工业建设的特点并对其原因作出合理解释。
(2)解读图2,指出该时期新中国工业建设的特点并对其原因作出合理解释。

图3   1978年以来现代化建设成就



(3)据图3,概括1978年以后中国工业发展的新特点。
(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说明中国工业怎样才能保持持续发展。
2021-06-16更新 | 282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1980年12月11日,ー个19岁的小姑娘在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到了全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一一工商证字第10101号(如下图),此后不久全国出现了蔚为壮观的“个体户现象”。这一现象
A.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权宜之计B.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C.增强了国有企业的竞争实力D.开启了市场经济法制化阶段
2020-06-0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辽宁省协作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3 . 下图是浙江杭州某地上世纪80年代城乡居民年均收入表,由图可知80年代
A.该地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B.国家对城市投入远远超过农村
C.该地城乡经济发展结构合理D.是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最快时期
4 . 1984年,北京天桥百货公司首次向社会半公开发行股票,其股权结构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该国企
A.尚未成长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
B.形成了符合市场规律的资本结构
C.是政企分开改革的成功案例
D.建立和完善了现代企业制度
2019-03-0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福建省龙岩市2019届高三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始筹办于1878年,但由于内部分歧,筹建工作陷于停顿。1880年,李鸿章派龚寿图专办“官务”,郑观应专管“商务”并总办局务。郑观应很强调企业的商办性质,在新订章程中提出:“事虽由官发端,一切实由商办,官场浮华习气,一概芟除。”章程公布后,招股工作进行顺利,很快招集到50万两。但龚寿图等人不愿商股太多,以免影响他们的地位。

1883年,郑观应私挪局款的真相暴露,遂离开上海,织布局由龚寿图主持。1890年,织布局正式投产。但不到一年发生亏空,最后由淮系官员杨宗濂承办。到1893年,织布局有织机500台,工人4000人,所产布匹还远销福州、重庆等地。由于纺纱获利优厚;李鸿章决定扩充规模。但不久,织布局被烧毁。李鸿章随即派天津海关道盛宣怀等人负责恢复,这就是后来的华盛纺织总厂。1901年后,盛宣怀通过出售、转租等方式,将纺织厂据为己有。1931年该厂被卖给英国银行,后几经转手,地基归美商公司,机器则卖给审新纺织公司。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19-03-06更新 | 216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9届高三普通高考第一次适应性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6 . 下图为中国现代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A.依法治国促进经济发展
B.中国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C.农村改革维护国家稳定
D.工业生产比例不断扩大
7 . 下图是幅拍摄于1960年流行全国的“支农”题材的合影照。该图反映了当时我国

1960年5月8日南通“七一”农机厂欢送首批支农同志留影
A.试图缓解产业结构矛盾
B.具备创建乡镇企业条件
C.城乡平衡发展整体推进
D.鼓励职工创业成效显著
2018-09-1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四月)文科综合之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1978-2008年中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动图。该图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
A.农业生产总量呈下降趋势
B.工业发展徘徊不前
C.服务业兴起并一直呈上升趋势
D.三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9 . 图片是历史的印象,能记载各个时期人的企望。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1)材料一两图记录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的部分景象。图1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的什么重大问题?;图2表明,美国妇女满意政府为其提供社会保险。新政的这一举措有何影响?

图3                                                  图4
材料二
(2)导致材料二中苏联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由此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
材料三:

图5                                                          图6
(3)上述图文记录了当代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观察图5,这位老农真挚的笑容的原因是什么?对图6和全国妇联的调查,你是怎样看的?
2016-11-27更新 | 11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浙江省高三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卷
10 . 据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导致服务网点锐减
B.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动了北京服务业发展
C.经济体制改革极大激发了北京市场活力
D.加入世贸组织使北京商品供应更加多样
2017-08-04更新 | 2659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9年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中学高三下热手系列 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